老嬷嬷赶紧上前为她拍背顺气,等她平复下来后递上热水,眼含担忧:“这是怎么了?可是老太太?”小姐看的是贾家的信,难道贾母身体有恙?
“母亲无事。”
贾敏脸色铁青,这是她那二嫂子夹带于贾母包裹中的信,信中说她“只养得宝玉一个,以后的妻子家里兄弟姐妹多些才好”,贾敏是个聪明人,哪里看不出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在说宝玉黛玉不合适。
她心中气急,这件事只是贾母提起过,她并未答应。不知二嫂子从哪里听了半截巴巴的写信来,她的黛玉什么男子配不得,又不是非贾宝玉不可!
她也知道这位二嫂子通常想到什么说什么,并无坏心,只是任谁的宝贝闺女被这样若有似无的嫌弃,心里都不会好受!
贾敏差点想写信质问母亲,顾忌贾母的身体,到底忍下了。
晚间林如海看到贾敏面色不好,彷佛有什么心事,关心的问:“夫人身体不舒服?怎么不请大夫?”当即让小厮拿帖子去找回春堂的郝大夫。
贾敏却阻止了,“这么晚了,折腾大夫做什么,明日再去请吧。”她勉强笑了笑:“不碍事,想必是前些日子风寒未愈,明天吃一服药就好了。”
拗不过贾敏,林如海只好给她兑了碗蜜水喝下,看上去总算好了一点。
夫妇俩闲谈时林如海提到黛玉与英莲通信的事,感慨:“隽哥儿心善,英莲这孩子幸亏碰到他。”
贾敏前几日生病,对家里的事有所疏忽,听到此事她有些惊讶,叹道:“英莲有隽哥儿这么个哥哥,以后不愁了。”
思及黛玉,她又是一叹。
“你忘了,隽哥儿也是黛玉的哥哥,”林如海笑道:“如今又多了英莲这个姐姐,他们兄妹三个时常通信,我看黛玉开朗多了。”
贾敏一怔,她时常忧心自己去后黛玉的教养问题。夫君多半不会续娶,她左思右想也只能将黛玉的未来托付于贾母,倒忘了林隽这个侄子了。
贾母到底上了年纪,精力不济,管不了黛玉两年的。至于那两个嫂子,他们自家的孩子尚管不过来,又能照看黛玉几分?
听说林隽已有未婚妻,过两年要成亲了罢?
她心里有了想头,决定与宿州多联系,结个善缘。
此后林隽常收到扬州送来的东西,譬如林如海搜集的文章、贾敏张罗的吃食衣物,细心周到。
林隽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缘由,将这些善意都回报在黛玉身上。
两家逐渐亲密起来。
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