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86章

她是生养过的人,一下子就察觉出来。

正好王意进来送水,王英就让她去请大夫。

王兰和王意姐妹俩都担忧的看向王英,“大姐,你又哪儿不舒服了?”

王英笑说自己没事,“请个大夫给你二姐看看,说不准明年你又要多两个外甥了。”

王意眼睛一下子就盯到了王兰的肚子上,然后忙不迭的跑了出去。

王兰摸着肚子,有些不敢相信。

过了一会儿,大夫被请到家里,给姐妹两个都把了脉。

“这位夫人怀孕已有两个多月,身体康健,没什么问题。”

王兰惊喜不已,恨不得现在就告诉郑成。

王英也一样,吃得好,休息的好,又没有什么烦心事,自然胎养得好。

王英打趣道,“等会儿妹夫回来,我可得找她要喜钱。”

姐妹们说笑一阵,初心就跟着王意进来了。

知道王兰怀孕,又是头胎,怕她平时不注意,便仔细跟她说了注意事项。

王兰听得仔细,王英还在一旁安慰她,平时要放宽心。

到了中午,木生和郑成也从外面回来了。

郑成得知王兰有孕,差点没当场失态,脸上喜色怎么都掩盖不住。

王英说,“大夫说兰兰的身体还好,这次回去后,就少出门,多在家里转转。”

马车颠簸,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坐久了都觉得浑身骨头都要散架,何况刚怀孕的妇人。

郑成连连点头,“是是是,这是当然。”

过了会儿王元宝从店里回来,听到二女儿怀孕,也是高兴不已。

女儿们子嗣兴旺,家庭和睦,就是王元宝余生所求的了。

为了不让王兰太受点拨,吃过午饭,初心和王元宝就催着夫妻俩回去。

回去路上马车自然是走的极慢,颠簸也要小上一些。

姐妹俩各自在家安胎,店里的生意则交到了王意和王珍姐妹手上,王元宝只要时常过去看看就行。

别看王意和王珍姐妹俩今年才十三,做起生意来也是有模有样,轻易糊弄不得。

初心见姐妹俩把店里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就决定提前买两个商铺给俩人练手。

王英也就是孕前期人不舒服了些,现在人也恢复过来,整天闷在家里也是无事,倒不如去看看店。

反正店里的都请了帮工和厨子,不需要王英自己动手,她只要算算账就行。

初心一向低调,即便是攒了不少银子,也很少买什么贵重首饰,一家人也是照常过日子。

初心问过姐妹俩各自的意见,想要开什么店。

王意性子活泼一些,又比较喜欢折腾,选择盘了一家成衣铺子。

平时王意自己的衣服,买回来她都会自己改动一些,看着也的确比从店里买来时,要好看不少。

成衣铺子并非是经营不下去才要出售,而是东家要搬走,要处理梓州的产业。

店里剩下两个本地的老师傅,和一些学徒。

王意把这些人都留下,拿出自己平日画的一些衣裙样式,交给店里师傅们去制作成衣。

店铺的招牌也改成专卖女人衣裙的地方,重新开业的时候,只吸引了一小部分看热闹的人。

王意也不着急,从身边人开始推销。

好看的衣裙谁不喜欢,慢慢的梓州城的妇人姑娘们,都开始在王意店里购买衣裙。

一些身份较高的豪门官家女眷,看不上王意店里的布料,花钱买了图样,让家里的绣娘量身定制。

王珍性子腼腆,不善交际,便选择开了一家炸货铺子,请了水生做店里的大师傅。

平时店里的事情都交给水生去经营料理,她只负责算账采买。

炸货铺子不光卖各种油果子、面果子、糖糕,经过初心的提点,还买起了炸鸡、炸串、炸肉条。

虽然平时生意看着平平,但每月都有固定的入账,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是店里的生意高峰。

一年到头,总得来算,收益还是很不错的。

姐妹俩各自忙着,王英和王兰两姐妹也陆续生下了孩子。

王英先两个月生,这回是个女儿。

原本说秉字辈取女孩儿名不好听,打算女孩子就不顺字辈。

王元宝觉得这样不好,外人听了还以为跟王秉安不是一个娘生的呢。

一家人选了许多字,最终给孩子取名为王秉莲。

王兰只比王英晚半个月生,她怀的是双胎,本就生的比单胎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