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从地里拖出来,不得不又去别处找了大马力的拖拉机,费了不少功夫。
东川市的天气比海城要暖和的早,秧苗育好后,陆续开始插秧,黎阳他们拉着插秧机到各个大村子,给农民们展示新插秧机的速度与便利。
这个时候孟继反倒不能出去了,他要在办公室接电话,给农机出问题的人们提供修理和其他解决办法。
黎阳他们正是最忙的时候,谭帅跑了白俄罗斯好几趟,那边的工厂到底也不想机器和钱两空,同意把生产发动机的机器转手卖给谭帅,帕维尔他们二十多个工程师去往白俄罗斯检查和拆卸机器设备。
三月中旬,谭帅跟着最后一批机器回到了海城。
花了一两年的时间,这套生产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的设备,终于凑齐全了。
这天,黎阳带着一身的泥巴回到农机站,兴冲冲的冲进办公室,想要打电话,却看到孟继和另外一个人在打架,他明显打不过那个装西装的,在使劲挣扎。
“你干啥?”黎阳想都没想,直接把手里的袋子披头扔过去,正好砸在那个穿西装的人身上,里面的尿素一下跳了出来,刺鼻的味道在办公室里面蔓延开来。
那个人终于松开手了,他看上去有些惊慌,转头就要走,黎阳拦住他,“打了人还想跑,你……”
看到那人的脸,黎阳愣了一下,就这么闪神的功夫,那个直愣愣的把他撞到一边,然后夺门而出。
黎阳还想去追,孟继哑声道:“别、别追了,我没事……”
黎阳转头,看着他脸都被眼泪打湿了,嘴破了,血往外流。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8章
跟孟继打架的是农机站之前的农艺师杨瑞, 之前黎阳知道俩人关系挺好的,不知道是以为啥事竟然动了手。
孟继连说没事,背过去擦了擦, 眼泪和血都没有了。
黎阳也不能为他硬出头, 先用笤帚把尿素给扫起来,然后在办公室里面借用了电话。
那边接电话的是谭帅, 旁边还有别人的声音, 听上去好像在开会。
这批柴油发动机的生产设备回来,农机一厂没有了足够的厂房, 谭帅刚回来,农机四厂的老厂长就宣布要卖厂,这事说起来突然也不算突然, 他一个早就该退休的人, 苦苦挨了这么久,依旧无法带着四厂的人走出困境,只能尽量妥善安排工人们。
从今年过年到现在,老厂长住了两次院,身体不太好, 农机四厂的未来早就露出一些端倪。
谭帅正在跟邵然他们商量收购的方案, 因为这两年破产的企业和工厂有点多, 收购合同里面包含了工人投票的意见, 其他的评估标准也有些变化。
之所以会增加投票, 是因为重组的过程中, 很多工人都下了岗,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大批量的工人去各部门反应这事, 闹的沸沸扬扬。
老厂长一心为了农机厂工人, 在这个节骨眼突然出售四厂,有些人在背后说他收了谭帅的贿赂,不搭理其他对农机四厂有意的人,心甘情愿的将手里的肥肉塞给谭帅。
当然,这样说的人非常少,农机厂的人很清楚,跟几年前不同,现在能被谭帅收购厂子,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些年,改制和重组的企业和工厂那么多,唯一被妥善安置的就是农机一厂的职工,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长寻坡上面大批工人下岗,多少家庭破裂,集体编制没了固然可惜,但现在的情形,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
黎阳电话打过来时,他们的会议也到了尾声,其实也没啥可说的,老厂长提出的条件和农机一厂时差不多,退休工人的安置费用高的离谱,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隔壁省市有一家大京集团,这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企业,它好像看中了海城未来的发展,收购了好几家破产的工厂,也对农机四厂有兴趣。
这家企业有丰富的收购经验,他们的方案里,愿意给农机四厂退休和在职工人买断工龄和补偿,写明在收购工厂一年内,陆续投资一千万元,保证年销售收入,并且安排原农机四厂二百名职工。
农机四厂的评估价格比农机三厂高,谭帅在俄国赚的钱都用来买剩下的机器了,手里一毛没有,跟邵然他们谈着收购合同,十分的认真。
黎阳听了一会儿,挂掉了电话,等到谭帅他们开完会,去县城的电话亭又打了一个。
现在只是商议阶段,下个月才开始真真格的,黎阳想着,永安县的事情彻底结束后,就立刻回海城。
东川市的天暖和的早,黎阳在电话亭里跟谭帅打了半天电话,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到农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