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谭帅和大毛分别去了火车站,黎阳下班时,看到了在门外等人的周宏波。
他是来找谭帅的,听说谭帅去了外地,连屋子都没进,就离开了。
天阴沉着,周宏波脖子挂着纱布拧成的绳子,他一步步的离开了长寻坡,心里十分憋闷。
从前,他和刘凯跟着谭帅一起学手艺,不同的是,刘凯硬往谭帅跟前凑,他则是听了老曹的允诺,希望能多从谭帅那里学能耐,这样能少当一年的学徒。
论技术,谭帅可能比老曹还要厉害点,但是老曹是修理厂的老大,所以谭帅离开修理厂后,刘凯颠颠的跟着走了,他则留了下来。
后来,刘凯跟着谭帅开始跑车,不久后,他也被老曹安排到了曹子鸣的车队里面,那时,俩人好像还都是一样的。
现在,刘凯和她媳妇在谭帅的车队里面有了六辆货车,每个月不单能拿工资,还能收一两万的运费,而他,什么都没有了。
明明都是一样四处开车运货,他每年跑的公里数比刘凯跑的还要多上不少,但是短短的两三年,差距一下拉这么大,他想想都觉得难受。
回到家里,周宏波躺在床上,听到母亲在厨房叹气,“当年要是跟着谭帅走就好了……”
用被子挡住了脸,周宏波死死的闭着眼睛,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也明白,自己跟错了人。
他心里这样懊恼着,却不知道,就算当年他愿意离开修理厂,谭帅也不会带着他,就像是如今,谭帅看出了他的想法,依旧不会主动提供帮助。
终究不是一路人,在修理厂时能一起做事,那是不能选择,分道扬镳之后,只会越走越远。
谭帅坐火车到了穗城,他们租的仓库地方很偏了,但是租金年年增长,没有办法,随着穗城这边招商引资越来越火热,港口吞吐量增加,土地价格也水涨船高。
他刚到的第二天,那些供应商便听到了消息,分别请谭帅吃饭。
谭帅带着郑梅梅一一应约,一边吃饭一边说正事。
俄罗斯原本轻工业就不怎么发达,现在依旧还处在动乱中,大量的货物需要进口,国内的很多日常用品占领了大片的市场,虽然很多商人挣了钱,因为良莠不齐,国货的名声在那里并不好。
这种事情刚出了苗头,谭帅就跟国内的供应商们商量过,现在装到集装箱里的衣服以及货物的吊牌都是挂的日韩的牌子,这并不算造假,因为香港那边很多服装加工出口的衣服等等,也都是在他们的工厂里生产的,质量一样好。
根据去年公司的销售情况,谭帅跟工厂说了明年大概货物的需求种类和数量,工厂这边也提前制定生产计划。
从前,因为市场没有开放,国内的很多商品出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要你能生产出来东西,拿出去必定能卖钱,但是这两年,随着一点点的放开,供求关系慢慢变了,最明显的就是家电。
穗城这些工厂跟国企不一样,自负盈亏,他们只生产能卖出去的东西,所以一直跟谭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听说了仓库租金的事情,都纷纷劝谭帅去拍地,如果要跟外国公司和企业合作就更容易了,有优惠政策。
为了更方便的外商投资,穗城的土地出让很大胆,谭帅了解了不少,让郑梅梅在这边继续盯着。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
第121章
就在谭帅在穗城忙的时候, 郑铎回国了。
郑铎是回来给他爷爷过寿的,要在国内呆上一阵子。
中午快要下班时间,郑铎站在农机一厂的门外, 他父亲毕业后一直在农机厂上班, 他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一转眼过去, 变了很多。
郑铎外形出色, 站在门外,往来的人都会多看两眼, 农机厂的门卫探头看过来,只觉得眼熟,不敢认, 问他找谁, 郑铎说找黎阳,不着急,反正都要下班了,他在这里等着。
他运气好,这阵子黎阳回家吃饭, 从实验室里出来, 手上的墨水还没洗, 就急匆匆的穿衣服往外走。
自行车还没到门口, 门卫就冲黎阳喊:“黎工, 门外有人找你。”
黎阳赶紧捏了捏车把, 车子停在了门外,他也看到了外面的郑铎。
“好久不见了。”郑铎手插在风衣的口袋里, 冲着黎阳打招呼。
看到这张年轻清俊的面孔, 黎阳突然感觉这一幕好像有点熟悉, 很多年前,他在学校门口第一次跟郑铎面对面认识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