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们哥俩咋说, 这粮票反正在家里就跟他们分好了, 一人一塑料袋。
黎大刚从厚厚的棉衣里面拿出来三千多块钱, 这是这两年黎旭和黎阳陆陆续续汇给家里的钱,他们在老家, 有房子住, 有庄稼收, 可以养鸡养猪种菜,基本上没有啥花销,都攒着呢。
这些钱,与其在家里放着,不如给两个儿子拿来,他们一个在外头挣钱不容易,另外一个读书以后花钱的地方更多。
“以后别往家里汇钱了,浪费邮费。农活不忙的时候,我去砖厂干活,你妈给人家剪羊毛,这一年光工钱我俩挣了二百多,过年前杀的猪也卖了不少钱,都给你俩攒着上学和娶媳妇。”黎大刚叮嘱道。
这个时候,黎阳就察觉到了谭帅的好的一处,给钱就拿着,花的特别痛快。
说家里的事情,不免要提到亲戚,黎母道:“你姑家的小儿子,从海城回去后又去了南方,倒腾了什么BB机挣了不少钱,过年的时候买了一辆摩托车,还特意来了咱们家一趟。”
听到张富文的消息,黎阳只觉得头疼,不管咋样,他不来海城和B市祸祸就行。
说了一会儿话,黎母就赶着儿子去摊子那里,担心左敏一个人忙活不过来。
黎旭走了以后,黎阳用屋子里的锅煮了浓粥,就着父母从老家拿过来的土豆咸菜,吃了起来。
吃完饭,黎阳跟着爸妈睡了一觉,再醒来时天已经黑了。
黎旭和左敏今天回来的早,买了不少菜,正在旁边的屋子收拾,黎阳起来时,头重脚轻,迷迷糊糊的差点撞到门框上。
看着母亲在洗菜,黎阳挽袖子想要帮忙,黎母赶紧摆手,“都快整好了,你可别沾手了,在屋里看书吧。”
黎阳没着急看书,先穿上衣服去村子里的小卖部,那里有电话,往南山打了一个。
不出意外,谭帅这个时间果然还在南山,黎阳告诉他,他已经顺利的接到父母,现在正在大哥这里。
谭帅那边也很顺利,车快改装完了,黎阳叮嘱他年货别乱买,没缺啥东西了。
零零碎碎的事情说了半天,挂掉电话后,黎阳发现时间竟然超过了五分钟,忍痛拿出了一块五毛钱。
晚饭是黎母擀的面条,黎旭吃了两大碗,他和左敏平时都很忙,没时间做啥饭,大多数时候都是对付一口,冷不丁的吃到家里的饭菜,忍不住就吃多了。
看他这样,黎母又不忍心了,问他们平时都吃啥,要不她过了年不回去,留在这里做饭。
黎旭笑道:“妈,你能舍得家里的地和房子,还有牲口啥的?”
黎旭和黎阳上学的时候,村里长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要不以后就得下庄稼地”,村里的人一直觉得种地是最脏最累的。后来他俩出来,开始卖东西,发现做买卖也不轻快,一年到头操心劳累,种地秋收后还能歇半年呢,摊子一天都不得空。
“舍不得是舍不得。”黎母一边抹桌子一边道:“也舍不得儿子啊。”
儿子都不在身边,而且一个比一个跑的远,黎父和黎母十分的不习惯,天天的惦记着。
“我是想把你们早点接过来。”黎旭摸着肚子在屋子里转,“只是现在住的地方不好,又担心你们背井离乡的不适应……”
“这算啥,你爸以前还住过驴圈呢。”黎母不在意的道,“现在比从前困难的时候好多了。”
黎旭笑着道:“房子的事情我再想想办法。”
黎母看他,“你是不是做不了主啊,那我去问左敏。”
左敏也笑,“叔叔婶子你们要是来,我们求之不得呢,黎旭在这也惦记你们。”
得了她这话,黎母就满意了,这事暂且按下就不再继续说了。
黎阳洗完碗,把东西放好,突然又想起来一个事情,他拿着手电跑到小卖部。
电话很快接通了,黎阳道:“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回去,活不是干完了?”
刚问完,话筒里传来了周乐的声音,“黎阳啊,我麻烦你谭哥干点活,这就快完事了,你有啥事,我给你转达一下。”
“周哥。”黎阳的声音一下平和下来,“麻烦你跟谭哥说一声,说是房顶上冻着肉丸子,让他扫雪的时候注意点,别把丸子也铲着扔了。”
周乐抓着电话当场就告诉了谭帅,然后就问黎阳啥时候去北京的,得知俩人正好错过,遗憾的吧嗒吧嗒嘴,“等回去的时候再过去看看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