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郑文文依旧是被她爷爷接送, 补习费也和之前的一样,但封映月对郑文文的补习方式倒是改了。

毕竟之前郑文文是数学太差,主要补习数学, 但是现在她得抓所有小学知识重点, 争取一个半月让她完全掌握,最后半个月封映月准备给她预习初中课本。

宋枝上午的时候就很少过来打搅, 下午才会过来。

这天唐文生回来,告诉封映月:“今天李主任找我,说她有几个朋友,孩子的情况和文文差不多, 问你收不收。”

封映月正在啃玉米,闻言看过去, “和文文差不多?都是小升初,要去市里念初中?”

“对, 市里的中学多, 教资也比县里好, 不说他们,就是纸厂也有好些个人把孩子送到市里念书了。”

虽说高考没有恢复,但上大学的方式也有, 其中推荐上大学就是最普遍的。

推荐上大学也有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优异。

这做父母, 哪有不为孩子未来着想的, 县里就一个学校,而且还是小学初中以及高中一起的。

封映月又啃了一口玉米, 感慨了一句:“看来不管是何时何地, 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 都要拼一把啊。”

唐文生把舀好的绿豆粥放在她面前,“是啊,今天听人说纸厂想把托儿所扩宽,分成两边,一边就是托儿所,一边收四岁以上的孩子,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有利于上小学能跟得上。”

这不就是和幼儿园差不多吗?

封映月连连点头:“这确实不错,我听赵大嫂说,隔壁县的镜子厂,里面什么都有,供销社,筒子楼,住宿楼,卫生院和学校都有,像个镇子似的。”

拿起煮玉米的唐文生闷笑几声。

在封映月投来疑惑的目光时,唐文生才说:“镜子厂是他们县办的大厂,比纸厂的资源多一些,投入也是,纸厂是民办和县里一起投入的,加上纸厂又要看竹子的应季,冬天下雪就得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