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今日心情起伏太大,已将心绪流露太多,林如海忍不住轻轻一叹:“妹妹别说这些话哄我了。”
宁安华笑而未答。
两人各自洗澡更衣毕,只在西次间榻上用饭。身旁无人服侍,只有檀衣在廊下守着。
宁安华吃了八分饱,才说:“今日贤德妃不在,只有皇后娘娘,太后却几次提起,我看不只是要借她说话,该有别的意思。”
林如海道:“贾家要建省亲别院,大约财力不足。”
宁安华问:“难道太后以为‘教导’我这几句,我就会心甘情愿给贾家送去五万十万银子?别说十万,这省亲别院就是三五十万也不够填的,又是他家,只怕得把林家整个卖了才够。”
她道:“省亲这事自古未有。虽然如今都说此乃不世之隆恩,可如此恩典,令妃嫔家中花费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之巨建造省亲别院,何等的铺张靡费,来日史书工笔,又焉知会如何记载。”
皇上为了继续刷“仁孝”的名声,先将凤藻宫女官贾元春纳为妃妾,加封高位,又提出“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再往下想,太上皇和皇太后的“恩旨省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就不好说了。[注]
省亲的妃嫔越多,越能彰显皇上的“仁孝”,皇上在史书上的评价就更危险一分。
贾家建不起园子,甄太后这是在帮皇上的“孝顺”从林家身上割点血出来。
林家给,不管给多少,这钱都肯定回不来了。
林家不给,就眼睁睁看着皇上的孝顺不到位,先妻的娘家领不成圣恩?
宁安华不解:“甄家又不是全没人了,除北静王妃之外,还有一家子女眷孩子,就算是流放的,将来也未必不能得恩旨回来。太后如此,难道是把甄家全然不顾了?”
为了“仁孝”之名,皇上屈居东宫十一年。为了扳倒甄家,皇上前后派去四任巡盐御史,终得成功。皇上想要人才,却能舍得下人才的性命,看他有多少能为,又是否忠诚。
皇上能忍、善忍、有决断,把这样的人逼得太狠,甄太后就这么自信,在她和太上皇都离世之后,皇上没有别的办法,把甄家再清洗一遍?
甄太后想法如何,宁安华是不得而知了。
她看着林如海,只问:“表哥以为,咱们这位陛下,算是明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