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是吗,还挺不错的,没看你档案上有写你上高中啊,而且你这不是初中肄业吗?”郝伯昭有些好奇,觉得池桥松在捆风。

穷文富武。

武道是大夏民国年轻人的第一出路,其次才是上学念书学文化课。

但很多农村孩子,连读书都读不起,池桥松原本念了一年初中,学不进去就干脆不念了。后来讲武堂成立,池父咬咬牙,将他送进去学武。

但那是前身。

穿越此间的池桥松,还是读过本科的,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所以报个高中文化水平,一点毛病没有:“我有在家自学,老师,我还会说西洋语呢。您听,早上好是good-orng,谢谢是thank-you,你好是hello,正式一点的你好是how-do-you-do……”

“哎哟!”

郝伯昭是真给惊到了,大夏民国号称世界中心,讲究四方来朝,所以义务教育阶段从不学外语,学外语都是一些专业对口的学生。

池桥松简单几句西洋语,已经超过全国99的民众了。

他笑着说道:“小池,能说西洋语说明你私底下是真有自学,要不这样吧,你先在讲武堂档案室工作。”

“听老师安排,这个阶段我重心在武道上面。”

“你能这样想非常好,那就先去档案室工作,偶尔抽时间整理一下资料即可,花费不了你多少时间。”

第四十七章 剑意难

讲武堂面积不大,而且建成一年都没到。

故此档案室没什么需要做的,并且有勤工俭学的学员在里面整理资料,池桥松只需过来露个面,点个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