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这个意思啊。
离开田埂,路就变得好走多了,宽阔的土路上,能看到家家户户亮着灯,偶尔传来几声狗叫,狗叫很快停下,想来是看到了来村的陌生人,又发现其中的人认识。
苏醒后这段时间,姜邑其实很少听到同村人提及江萧林,按理说,欺负他这个落魄的假公子,拿真少爷的优点进行打击嘲讽更能戳中痛点才是,可只除了个别口无遮掩的小孩和后悔不已的生父生母,很少会有人提起江萧林并在他面前细数对方的好处。
姜邑大概猜到了一点:江萧林在这里过得绝对不比他如今好多少,一个天才,若是能光耀门楣,自然会有无数人捧着敬着,可天才如果处处压人一头,却又难以获得实质性的权利地位,那更容易招惹的就是嫉妒怨恨了。
在前年参与科举之前,江萧林在村子里的待遇或许不差,可是那年科举被害落榜,又得罪了权贵,很多事就难说。
那些人不提江萧林,不约而同将此当作共同的忌讳。
江萧林被接回江府后,莲花村也始终没一个人前去云京攀亲攀友。
很多事已经不言而喻。
……
姜邑走回村口的时候,隔着树影,看到了姜铁柱家门口跑动的身影,是刘阿秀,好像要往菜园去摘菜做饭,被一位随从拦住了,也不知那随从说了什么,刘阿秀喜笑颜开地点点头,又寻觅似的探头往外看看,好一会儿才跟着那随从进屋。
院子隐隐传来马叫声,想来这一行人都住在了姜铁柱家。
姜邑继续往前走,拐个弯,路过那座破庙时,轻轻扫了眼。
破庙连个门都没有,门口只挂着个破破烂烂的帘子,里面安安静静,有微弱的光亮。
夜里有人来上过香!
姜邑想到前不久遭遇的怪事,略一思索,放下竹篓走了进去。
他没带灯笼,只好撩开帘子借助月光观摩里面的情景,还是那三尊神像,香炉里的香已经燃至香灰之上,再过不多久,就要灭了。
这庙虽破,但若哪家哪户需要求神拜佛,也会首选此地烧香烧纸,不然只能去城外的寺庙,可那就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