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寻找神明 宴不知 1315 字 2023-02-07

姜邑说了声谢谢,把糕点全都接纳到自己肚子里去了。

他就这样蹭上了到沂周的马车。

小世子或许是无聊,在马车上总会好奇地瞧他,发现他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尽管那一副邋遢样子臭美起来很没必要,却还是让大丫鬟送了他一把梳子。

姜邑路上没事干就会拿梳子梳头,好像多梳梳,那鸟窝头就能变成和世子一样的柔顺长发了。

数日后,一行人到了沂周城门,五岁的姜邑和这位小世子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

城门外,姜邑与父母重逢,他们苦巴巴地叫着姜邑的名字,高敬王的手下只好将五岁的男孩交还到这对父母手中。

好景不长,一年后,六岁的姜邑喜提了第二次抛弃,不过那时候他已经心无波澜了。

娘死了,爹把他卖到了王府做仆役。

距离那次蹭马车到沂周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他又是那样的微不足道,王府里自然没人会记得这么一个孩子。

管事看他小小年纪就能轻松提得起一大桶水,又听说他生来就有蛮力,高高兴兴把人留了下来,想着他日长大了,培养做护院打手也不错。没想到后来会被王爷的庶子赵允平一眼相中,闹着要去做书童。

到现在,姜邑已经在王府待了四年,始终没和那位小世子见过面。

倒不是对方多神秘,是人来封地的第一年就离开了王府去修行了。

姜邑听说了不少关于那位世子的故事。

大梁本就追崇修道,权贵子弟间一直“流行”寻仙问道,历代皇帝也爱钻研此门,不过大多都没什么真正修行之才,纯属自娱自乐。

但高敬王的嫡长子赵允隋却是一个例外:三岁时就学会了运用灵气御物,五岁开启神识,七岁之时,也就是初来封地这一年,这个天地宠儿遇到了真正的仙家,自此后离开王府前去仙山秘境历练修行……

高敬王虽为藩王,可又不止一个儿子,嫡长子能有如此天分,总不是坏事,若是真修成正果,那就是整个大梁福祉,爵位让其他儿子承袭便是,因而从未阻拦儿子修行之事。

再说回来,被王府上下都当作傻子的姜邑自然不是傻子,五岁那年虽在逃荒路上生了场大病,但确实没烧坏脑子,脑浆非常纯正,不掺浆糊。被人觉得脑子有问题这事儿,得从脑内绑定的那个系统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