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感动极了,“是好事,当然是好事,虽然小甜在信里说过得很好,还经常寄东西过来,我们也寄包裹过去,可是孩子不在跟前,我总是担心她只是信里说过得好,而不是真的过得好。”
每次接到小甜的来信,一家三口都要反复看上一晚上。
徐父乍然起身:“我去买肉吧?咱们把能带的都带上,老婆子,你不是做了几双鞋吗?还有衣服。”
小甜哥哥道:“妈,把我去年做的棉袄也给妹妹带上吧,我怕她冷着。”
徐母连连点头:“对对对,都带上。”
三口人收拾了半晚上东西,恨不得连锅碗瓢盆都带上。
可惜的是,人家采购部主任说空间有限,三人苦恼地删减删减再删减,最后才选好两个大袋子的行李。
他们想着顾细和沈青松肯定会和徐小甜说,所以就不写信打电话了。
一路从火车换成驴车,真的到了沈家村的那一刻前,两人还是紧张了。
他们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小甜信上说的事情可能不是真的,沈家村很有可能是大棚茅草屋。
谁知道,远远地,他们竟然觉得村口散发着光?
咳咳,等驴车近了,一看,是村口有块黄色的大石头,上面还有几个好看的大字。
徐妈妈背都能背出来,小甜写信告诉过他们,那上面的大字是团结、坚韧、良善。
两人踩在沈家村的土地上,颇有些觉得不真实。
“老徐,徐婶子,你们女儿不是在这儿当知青吗?肯定会告诉你们一些事情,你们带路吧。”鞋厂代购主任笑道。
他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心情还是不错的。
家电厂的采购主任这次也亲自出马了,毕竟还要收顾细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