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沈青松用力按住顾昭的肩头,充满力量感的动作,无需语言,这个动作充分就能证明,他支持顾细,也支持顾细的想法,更是希望把这股力量和信任传递给顾昭。

“你很好,是我们不够好。”

顾昭立即反驳:“怎么会?”他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

顾细眼神满是温柔,顾昭的思想包袱还是太重了,他不必想那么多。

“我们把你带到这个世上,是你陪在我们身边,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学习,一起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幸运,你愿意陪我们一起去体验生活。孩子,你不欠我们任何东西,是我们应该感谢你,让我们有了这些独特的经历。”

“无论你将来做什么,从事什么职业,如果你觉得这辈子不枉此生,那我们会很高兴,没有任何遗憾地离开。”

她见过,总有一些父母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你,我早就怎么样怎么样了,为了养你,我怎么怎么样,试图唤起孩子的负罪感,让孩子对他们的老年生活负责,又或者希望子女出人头地,从子女那里得到回报,获得利益,像是割韭菜那样。

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极具掌控欲,把孩子当成所有物,试图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包括脑海里的任何想法,孩子花自己挣的钱也要说,似乎孩子的一切都是他们的。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算顾细拿到了快穿局的父母资格证,真正当了好几年的父母,也不能够说清楚,说明白。

不过,她认为,尊重是想相互的。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父母和子女也跳不出人与人的关系,尊重是首要的。

好好地相处教育,孩子的感恩发自内心,不用多说什么,孩子自然会对父母好,无需利用世俗的道德压力,而是良心,你发自内心对我好,我自然发自内心对你好,从内心出发,大家都没有负担,如此一来,大家都开心,何乐而不为?

因为这番话,顾昭在老师要求给三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时,他将自己的回答写了下来。

——顾昭,三年后的你看到这封信的话,我觉得你还是要对爸妈真心说谢谢,谢谢他们的一切。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你。

——好好生活,不要辜负自己,不要辜负爱你的父母。

他停下笔,合上信封。

薛老师看到顾昭这么快就写好了,忙在讲台上道:“好好地写,这封信是要在你们高考前一个月送给你们自己的,多写点,鞭策一下你自己!”

只要还没高考,就还有机会,学校试过很多年了,这个方法还是挺管用的,最后一个月,冲刺中的冲刺,有些学生会在这个时候携带,这封信能唤醒学生的初心,起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