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人事不省,她总能想起一些往事,说好也好, 说不好也不好。
永顺六年, 天大旱。钟离赤诚因为钟离思‘行刺’瑞亲王一事被贬官后,要求一个月内举家搬迁进京。
半个月后,漠北将军府做好了回京的所有准备, 厢里厢邻也都纷纷登门拜别。
钟离思记得, 那日天不蓝, 甚至是浑浊。她因为要告别漠北的小伙伴, 多有不舍, 遂喝了太多酒,醉得一塌糊涂。
以她彼时的模样, 回家免不了一顿好打, 所以只得躲在自己父亲的营帐里等酒醒。
离思刚钻进被布遮挡的案几下准备睡觉,却听她爹一句:“什么事情府上不能说,非得拽我来此处?”
“王爷的信, 父亲还是亲自看看再说。”
俗话说酒醉心明白,离思虽醉得眼睛都睁不开,但心里却十分清楚, 那是她哥和她爹的声音。
钟离赤诚匆匆拆开信件, 又匆匆合上, 他用力往桌上一靠,桌子都差点被他按成两截,上头足足沉静了约摸半刻钟才问:“送信的人是谁?”
钟离南门回道:“王爷的贴身侍卫,暗夜。”
钟离赤诚:“他可还有别的话?”
“他说,王爷在京城等你, 开弓没有回头箭,你若不去,王爷将万劫不复。”
钟离赤诚:“好,王爷主动调兵遣将,必有深意,他那边若不是处境艰难,绝对不会贸然叫我。”
钟离北门迟疑片刻,终是说道:“父亲,王爷突然下这样的命令,会不会有些仓促,孩儿担心有诈。”
“我们一直用书信往来,多年不曾出现任何差池,他的字化成灰我都认得。若此时不攻,一但我军权旁落,老十九想要翻盘便再无可能。况且他只让我们调二十万军队,剩下二十万,足够震住后方的敌军。”,钟离赤诚说道。
二人一番商讨后,一股糊味传出,他将信件扔进了炉火中烧成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