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舒涵打算让这俩孩子在这边将常用字全部学会了,然后再计划进城念书。
刘二妞见屋里没有多余的桌子,跟江舒涵咬耳朵,“大嫂,这没书桌孩子咋写字啊?咱是不是要打个书案?”
这书案非常矮小,需得坐下来写,江舒涵和刘二妞家里从来没出过读书人,自然也没有这种书案,只好跟刘先生道,“我待会儿就去找刘三生做书案,暂时能用其他桌子代替吗?反正他们坐在后头,也不耽误其他人念书。”
刘继宗点头,“行啊。”
两个孩子要回家帮忙搬桌子,江舒涵忙道,“不用,我们待会儿送来。”
两人回家的路上,江舒涵发愁,“咱家只有一张吃饭桌子,好像也没有多余的桌子啊?”
总不能把吃饭桌拿去当书桌吧?
刘二妞想了想,“咱家倒是有两张,有一桌搁我们那屋放东西,要不然让孩子先凑合着用。”
江舒涵闻言乐了,“行啊,两个孩子用一张桌子绰绰有余。”
刘二妞给孩子送桌子板凳,江舒涵去找刘三生做两套书案。
刘三生婆娘见她要做书案,少不得问几句,“你家不是只有柱子一个孩子吗?怎么要做两个?”
“还有石头的,二弟妹回家搬桌子去学堂,我过来帮她交钱。”
刘三生婆娘闻言笑了,“那行。”
刘三生婆娘是个嘴巴,这事她知道,估计全村人都得知道了。
不过江舒涵也不在意,早晚的事儿。
这古代没什么娱乐活动,凑在一块就爱说东家长,西家短。大伙纷纷猜测,江舒涵是不是发了大财。要不然怎么会送儿子进学堂呢。
“以前她家穷成啥样了。别说念书了,就是吃顿饱饭都没有。现在居然有钱给孩子念书。肯定是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