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好彩头

铁血小千户 笔讷 1596 字 2022-11-30

再加上萧文明这件事情本来就有他的道理,因此皇帝很快就同意了通商的事情,并要毅亲王牵头疏通各部衙门,让萧文明先把通商的事情办起来。

至于有利还是有弊,等试过之后再说。

皇帝下了圣旨,又由毅亲王统筹办理,朝廷里的那些官员自然是不再敢放闲屁,通商的事情,就这样让萧文明给办了下来!

当然了,朝廷这边也不是让萧文明凭白赚钱的。

皇帝是有言在先,萧文明通商可以,但每年至少得给朝廷上交一万两银子,否则朝廷没有财政收入,见不到成效,那开这个通商的口子,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这一万辆银子的数额定出来,也是极有水平的。

萧文明自己早就已经测算好了,同方山家做生意,自己的利润率大约有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如果同方山家一年贸易量保持在六万两银子的话,那萧文明能赚个三万两左右。

而要孝敬朝廷的一万两银子的数额,大约就占萧文明一年利润的三分之一,占比不小,但也没到无法接受的程度。

可见这个数额也不是随口定出来的,而是瞄准了萧文明的收益来定的。

朝廷里还是有能人啊!

总之不管如何,同倭寇通商这件事情总算是被萧文明办下来了,并且办的还算干净利落。

既然大齐朝廷这边是松口了,接下来要看的,就是倭国方山家的诚意了。

于是萧文明又将,富山吉秀好好敲打一番之后,便放他回倭国报信去了。

除了他之外,一起放走的,还有另外的两个随从,至于其他倭寇,则继续被关押在萧文明这边当成人质。

虽然萧文明对于倭国人的信用,并没有多少信心,对于扣留这几个人质的作用,也是不置可否,但是抓了人在手里,总比不抓的强,顶多浪费几个粮食嘛!

万一富山吉秀那边失了言一去不回,那也没什么大的损失,把这几个倭国人剁碎了去喂狗,又或者埋在土里当肥料,总而言之是不会浪费的了。

如果说从苏州到洛阳的路艰险且漫长的话,那么从苏州到倭国的路就更加惊险、更加漫长了。

毕竟倭国和中原隔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能不能按时到达、能不能安全到达,那都要看大海的心情来决定。

但还是那句话,不管要不要通商,不管是不是跟倭国通商,不管是不是同方山家通商,萧文明的这座码头,始终是要修建起来的,与他人无关。

原本萧文明以为只要按部就班地工作,码头工程再怎么复杂且庞大,但也是能够顺利完成的,毕竟萧文明是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如果这点事情都搞不定,岂不是在给现代人丢脸吗?并且一开始修建码头的工作,的确进展的十分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