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我们了,那些常年雕版的人,还有书商之前不也都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吗?这就是陛下才智与常人不同之处吧。”
来到书院中的书生学子们,看着原本就那么几种的书籍,要是常来都能烂熟于心的书籍,一下子变得琳琅满目,整个人都有了一种难以言喻满足感。
一边心情愉悦的挑著书买,一边和同来的伙伴分享这一份喜悦。
还有人相互分享这些书籍,将自己最喜爱的书籍推荐给别人。
家境一般的读书人,买书这部分的压力一下子就下来了,原本的银钱可以买更多的书,也可以省下来去买笔墨纸砚。
家境不错的人,能看的书也更多了,甚至有人直接在书店,将所有自己没有看过的书全部都买下来,然后补充自己的书柜。
也许没有时间看,也许买回家放着放着就忘了,甚至只是为了充实书房装门面,但是这样好的生意,还是刺激了书商们的赚钱欲望。
什么以书换书,孤本借阅可换店中十本书,自费出版等等一系列花样。
不少对孩子有期待的家庭,往往在孩子拿到扫盲班毕业考核结果之后,就会买一本书作为礼物。
随着活字印刷的普及,带来的效果之大超出了许多人的想像。
书籍变多,书籍的流通性变强,在书籍降价和扫盲班的加持之下,识字似乎也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参与其中。
这些变化吸引了朝中官员的大多数注意力。
鲜少有人注意到扫盲班的扩充与升级。
就算注意到了,相比于活字印刷带来的震撼,不过是从原本的认识那么几个字的人群中再选一部分出来多教一些内容,好像也与之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和正正经经念四书五经,做学问写文章的大道,一点边也不沾。
可以说是连科举的起点都没有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