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们本来是想问问邓智林话的,愣是人多,没这个机会。本来也是说送了中秋礼下午就家去的,但来都来了,又遇上这个大事,哪舍得走?!好歹也得等问清楚了再说啊。所以也就不走了,寻思着晚饭就帮帮忙啥的,晚上就在关家歇一晚,人虽多,但关家不是儿子多么,就算打地铺,还歇不下?!
因此都没走,邓智林是头嗡嗡的响了一天。就这种人情世故,比商场上任何应酬都累人!怕了,真怕了。便是家里吃的喝的烧的菜喝的酒样样不用他操心,他也累。
到了晚上吃了席面的,又热闹朝天的饮茶聊天。晚上人更多,家里摆不下,甚至在巷子里摆下了,一个厨房烧菜不够,邻居们有两家献了厨房出来,那菜是轮流的烧好弄出来,便是邻居们收拾菜都收拾了许多,两大瓮酒都喝光了……
第111章 关金玉
衙门里的吏员们, 役们都喝的滋滋有味的,在关家喝酒可不敢像在别处或是酒馆这么随意, 都是客客气气的。他们这类人都是人精子, 想展示平易近人的时候,那是真和顺。而且都是送了礼来的,不说多么丰厚,但也不薄, 也是真心要当和善人家来相处了。所谓的和善人家,其实就是指乡绅。但关兴可不是一般的乡绅, 以后县里都得靠他吃饭呢,因此美滋滋的。
亲戚们都是诧异的紧。
这小心思也就更多了。
吃完了饭,吴仁和钱寿康就带着衙门里的人走了。刁老财等四个亲家送他们比邓智林还会来事,还要热情。直送到巷子口,才回来。
然后是帮着关家把东西收拾出来,都半夜了。不过乡邻们也都没睡,他们也是入了席吃过喝过的,再加上是乡邻, 自然要帮着收拾碗筷, 桌椅板凳啥的。一一清扫, 打扫, 从哪家借的就送还给哪家, 包管碗筷也是。
忙了一天了, 邓智林才郑重的谢了他们, 叫他们回家睡, 又说今天叫他们受了累,改天再请他们吃个饭。这是人情世故中最重要的一环。一般哪家办了事的,劳动了人家的,一般第二天,或是第三天,不忙的时候一定要请帮忙的人吃顿饭,以示谢意。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人,谢意啥的都是在饭桌上的。
邻居们也确实是都累了,一一各自归家睡去了。
韩里长也累的够呛,道:“我也回了,老关,有事再寻我。”
“行,”邓智林道:“哪天一定要来吃饭。”
韩里长一面应了,一面笑着与四个亲家,还有三个儿子,以及刁氏打招呼,这才回家去了。
此时听外面的更夫的声音,都已经是三更天了。
但亲戚们都没走,邓智林得安排住处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