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凭叔作主,”赵玉和真心实意的。
邓智林便将银子又给收起来了。
中秋节也到了,这事还没落实到文书上,可家里的亲戚啥的也都上门来了。
本来的进屋礼也因为事情给耽搁了,但节里,亲戚们全都上了门,现在也都知道关兴风光了,不像以前那么混了,便都来了。
一进院落,看着这装修一新的院子里里外外,顿时都是啧啧有声儿,一个个的说,临老了,关兴倒是挺会享受。
之前几年白混了几年,混也混够了,现在老了,有这么个院儿养老,也是福气。
来的人中,比较亲的有孙元发,就是娘舅,孙丽娘,她就是小涵的姨,这两个都是孙氏的娘家人。孙氏的老子娘早就没了,生的人也不算多,也就三个人,孙氏是大女儿,孙元发和孙丽娘都比孙氏小。
自孙氏去了以后,还会来往,但自从关兴混起来以后,两人也看不习惯他的德性,也就不来了,再加上那四个儿子,也是真混,见老子都这德性,舅舅,姨也都不认了,过年过节当没这两人似的。
也就小涵认,一开始更多的是因为孙氏的念想,但是他穷么,钱都不在他手里,过年过节去也买不了什么值钱东西,小涵上门两回,都遭了两家的白眼,而他的表兄弟姐妹们也不认关家了,因此关开涵也就默默的断了这亲。
不然以他的个性,都不可能不认。
人情冷暖,没有比关开涵感受更深的。
基础不一样了,孙氏又走了,想要有点亲情的相互尊重的来往,本身就是奢侈。
但这二人,现在也是不请自来了,说不请也不对,因为关开华在讨打之前,是请过的。这二人后来还特意的打听了关兴的情况,听说关兴确实是起来了,趁中秋节里,便都来了!
孙丽娘住在镇上,在村里也有些产业,家里不算多富,也算殷实,孙元发也在镇上,开了个卖杂货的铺子,生意做的没于德荣大,但在镇上有这么一间铺面,一家子人的生活不难过。
就数孙氏嫁的最好,以前这二人也是常来的,后来,也就不来往了。
小涵只觉人情冷暖,但若说怨,还真不怨。毕竟亲戚不是亲人,不能对亲戚作要求。
而邓智林就更不会怨了,若不来也就算了,既来了,便是看在孙氏的面上,也得客客气气的,因此便忙端茶倒水的,坐着陪喝茶聊天啊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