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邓智林道:“窑厂虽有利益,可对我来说却没放在眼里,这个胜在利薄多销,才能一直生存。可是若说利大,还真算不上。我费苦劲要你们村的窑没有用,费了老鼻子劲,还挣不到几个钱,我有毛病?!”

孙宏坤虽也如此想,但也不大相信他说的。

怎么说呢,虽说利薄,胜在长久,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不打主意,不动心的。

“你们村里这些年人越来越多吧,户数多了,人也多了,一代代的这么下来,分利的人也多了……”邓智林道:“哪怕这山还能烧上五十年,五十年后呢……”

“山没了,但存了钱的早有产出,买了田,买了地,做了房……”孙宏坤道。

“终究是僧多肉少,坐吃山空,以后只能靠田地出息,祖产出息生活,再像现在这样甜,是不可能了。对吧?!”邓智林道。

孙宏坤哑口无言。

不错。

田里地里的出息,再好,也不比现在以及这几代人尝到的甜。那个时候,只能看天吃饭了,虽说吃喝确实不愁,但是别个的享受,只怕是没了。如现在似的可以随时吃肉喝酒,想起屋就起屋,就生几个就生几个,也不怕养不起,要读书上进的也有门路,或是如现在这样娶媳妇这么容易,怕是不能了。以前和现在,是什么?!是别的村,甚至是县里的,镇上的,都有愿意嫁进孙家村的。

以后……

其实现在孙家村里的老人已经开始忧虑了。

山能烧的原料不多了,以后等原料烧完了,又到哪儿去买这样的山去,附近的早被人买了。若是舍近求远买原材料去,根本就不划算,甚至运输成本太大,反而会亏本!

邓智林叫张广才把着门,将一个东西推到了孙宏坤面前。

不光孙宏坤眼睛睁大了,连张广才的眼睛都瞪大了,之前他可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孙宏坤听着邓智林说了一下这个的生产,以及销售的利润,用处等等,孙宏坤越听越心跳,他不禁的看着邓智林,道:“关叔,我们村与这个可半点不搭界,而且,这个利润大到不可想象,叔为什么会看上我们村……”

这也是张广才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