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应该就会像受惊的兔子,躲在自己的屋里不出来。
但我可不会让兔子就你们跑进窝里。
毕竟,我等那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
第58章 如花美眷(四)
你是我的仙人球。
——秦大帅比的“娶衿”之路
——————————
为了尽量给六班同学提出有效意见,林子衿用刷数学题的架势钻研起红学,每日更新的番剧都不追了,一心一意拆解十二金钗的人物性格。
在编写的剧情中,由贾宝玉连接起十二位女子,作为过渡接引,分别介绍小说里没几个好结局的女子,在现代会有什么样的精彩人生。
十二金钗里,特征明显的林黛玉薛宝钗等,用重笔墨描写,人物活灵活现,编写剧情就比较好上手。
比如林黛玉的深情女作家,是大部分人都认可的角色设定,哪怕没读过原著,也听过葬花吟的名头,她的才气足够,情感又足够,应当是符合的。
问题在于人物特点不那么突出的,就有些难办了。
史湘云在红楼梦里的描写虽然不多,但次次见血,针针扎在鲜明又不同于常人的人物性格上,所以性格也算突出,着笔不会麻烦,问题是那些性格特征不突出的。
比如巧姐。
巧姐是金陵十二钗里年龄最小的一个,是王熙凤的女儿,对她能够在金陵十二钗里出现也算一个争议,前八十回里,也只是一个奶妈抱在怀里的小孩,除去转折的结局,实在不算突出。
她的设定,就成了一个普通的学生。
如果按照既定的剧本,每人都要有一个完整的小剧场,巧姐的剧情是无聊,甚至是无用的,添加在形形色色的多才人生里,不但失了颜色丢了乐趣,还强行把一个女生的校园生活套在十二金钗上,过于牵强。
林子衿抿嘴,笔尖落下,在稿纸上做备注。
既然红楼梦里有侧重主次,为什么自编的就一定要一比一的平均分配呢?
红楼梦本来讲的就是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既然是一个家族,当然应该人物交错,而非单独描写。
林子衿的眼睛亮了,脑中灵光闪过,手上不停,稿纸的空隙写满了提议。
如果思路往这个方向发展,前期工作量虽然增加不少,但对结果的呈现,一定会翻倍精彩。
这才叫追忆经典!
夜慢慢深了,林子衿依旧沉浸在思绪里,灯光明亮,透过深绿色的绒布的窗帘,透出细碎的微芒。
秦枫靠在阳台,目光散在隔壁光线朦胧的窗户上。
看了一会儿,他低头,拿起喷壶,对着阳台放着的仙人球喷了几股水,声音有些忧伤,又有些欣慰。
“都说你好养活,不需要人操心,可是完全不依赖别人,真的让我有些失落啊。”
这几天忙,没有给仙人球浇水,可它的表皮依旧翠绿,没有一点萎靡,小刺上凝着水珠,虚虚挂着,里面有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