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也许会修文,现在先这样吧,本身就不是童话甜文,希望大家能再坚持两天。
预收的古言和现言点个收藏吧,这两本的风格不一样,会轻松很甜,但也不会无脑甜,谢谢大家。
第74章 再见
肃王年后正式登基, 改号天启元年,封萧晚之为文慧皇后,何氏为慧嫔, 姜氏为贤妃。
京城世家大族也经过了血洗, 魏王被逐出了宗族, 周景与其兄妹也被降为了庶人。礼王封了郡王, 福王封了亲王。
青山村的崔氏祖坟在一夜之间被毁掉,应大郎也不见了, 只在乱坟前看到一只手臂,有人说那是应大郎的手,这些只是村子里的人在私下议论,大家都人心惶惶,连崔家祖坟那片都没人敢再靠近, 久而久之那里成了乱坟岗。
杨荣被鲁国公圈在了家里,在先帝退位时, 就悄无声息的没了,鲁国公在新帝登基后,主动提出还回了爵位,一家人搬到了祖籍乡间去, 做了田舍翁。
纪氏娘家被寻了个错, 纪氏大伯与大哥都被罢了官,纪氏大嫂被休了逐出家门,有人说在京城的私窑见到过她,只要十个大钱就能与她来上一回, 这个消息传出没几天, 她大嫂就从那里消失了。
萧晚之因伤势过重,一直在揽月庄修养, 无论是新帝登基还是自己封后大典,都没有出现,在养了一年多后,身子才算好转了一些。
只是此后她兴许是伤了肺部,畏冷,只要天气稍微凉一些就咳嗽不止,能下床走动后也没有回宫,长居在庄子里。
福安寺被新帝圈了起来做了皇家寺庙,广济大师葬在了原来他居住的院子里,萧晚之能走动后,在天气好时会去他坟前坐一坐,走时在他坟前洒上一壶玉堂春。
韩老夫人也经常到庄子来看萧晚之,跟她聊一些救助女婴的事,除了这些,她再也没有插手朝政事情。
萧晚之将万通钱庄等嫁妆铺子全部捐助给了孤儿救助,按照后世的慈善计划,根据大周的实际情形做了调整,将孤儿救助挂在了惠民署下,所有的收入与支出都独立出来,里面的人员不受惠民署管辖,但是每笔支出都受其监督,除了惠民署,还有独立的监督人,管理这些的人也五年一换,必须是不记名选出贤能之士担任。
新帝虽然政务繁忙,也会抽出功夫来看萧晚之,只是每次都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两人曾经那些互相扶持的日子,都随着他登上帝位,还有那些逝去的人远去了。
时光荏苒,距离新帝登基已经有三年,他一直借口为先帝守孝不愿意广充后宫,后宫无子的事也被重新提了出来。
朝会上有官员当场提出,新帝虽然当场拂袖而去,可是周家宗室也找了过来,苦口婆心的劝他,无后是不孝不敬祖宗的大事,除了在他这里念叨不停,还去了闻太后那里,跟她哭诉了好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