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淳这番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了。
但道理也很简单。
伏尔泰曾说过,书读得多却不思考,会觉得自己知道很多,书读得多而思考,才会觉得自己不懂得越多。
许游不由得叹了口气。
纪淳见状,说:“这可是你让我说的。”
许游:“我知道,我只是感叹自己真是不学无术,尤其是在你这个学霸面前。”
今天的话,如果换一个方式,或是换一个环境,再换一个人跟她说,她未必会听得进去,反而会觉得对方有病。
毕竟像是这种“你该多读点书”的话,听上去就像是在骂人。
但现在,她坐在展厅里,看着过去的作品,深刻的感受到不足,心里已经认同了这件事,再听纪淳这样一说,反而更容易接受了。
许游转头,又一次看向对面的油画,忽然说:“你知道么,经过后人的研究,他们发现在梵高那幅《星空》里面,蕴含着流体动力学的‘湍流’概念。”
纪淳:“听说过一点,不过我知道的比较有限。只知道他后期的作品,是在他精神崩溃期间创作出来的。”
这种湍流概念,被称之为经典物理学最后的疑团,在后来几百年间,就算是科学家也很难绘制湍流的模型。
但梵高的画,却和湍流的数学公式完全吻合。
人们都在说,能手绘出这种现象的画家,全世界就他一个。
到了两千年以后,欧洲航天局公布了一张某恒星的观测照片,发现它和《星空》极度相似,但这颗恒星远在两万光年以外,肉眼根本不可能看到。
梵高的画在那个时代不被接受,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因为他太超前了。
其实,根本没有人说得清楚梵高最后那段时间到底在想什么,所有猜测,无论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都是人们臆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