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暑假很快过去,乔绵跟那群孩子告别,重新回到学校。
文科班从补课开始的第一天就进入高三备考状态,老郑拿了许多隔壁学校出的文科卷,还有各种名校的月考卷期中期末卷。他一张一张的发,班上同学就一张一张的做,前两天大家就这样一直沉浸在题海里,看不到尽头。
今年的夏天从五月份就开始闷热,八月份就更不用说了。
补课的第三天,全市气温升到今年最高。
教室上方的风扇在头顶无力旋转,窗外蝉鸣不歇,室内闷热得像是个大蒸笼。
乔绵一面写卷子,一面用手拉扯着被汗水濡湿紧贴在胸口的校服,额头鼻尖也渗着一层细汗。
老郑把一个借读生领进来,让他在讲台上做自我介绍,然后把他安排在乔绵后面空着的座位上。
整个过程,乔绵热的只顾做题,都没来得及抬头看一眼。
课上分小组讨论时,乔绵才知道后面坐着的新同学叫虞末,隔壁二中的。
二中的暑期补课在七月,八月放假,正好跟他们学校错开。放假的这个月,虞末父母通过关系,让他过来借读一个月。
虞末高高瘦瘦,长得很清爽,话不太多,偶尔会跟身边人聊几句。
一个月短暂的同学情缘,大家都不是特别熟。
但临走前,他给附近同学送了点新的文具,说是前几天买的就不带走了。
乔绵和阮希希是虞末前桌,乔绵收到几支笔,而阮希希是一本诗歌集。
阮希希跟虞末平时话不多,收到诗歌集的时候很小声地跟他说了声“谢谢”。
虞末只是轻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