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姜太傅不在家中,宣旨太监行完公事就离开了。见宫人离去,姜夫人身边的那王嬷嬷便再也忍不住了,开口笑道:“一日竟领了两道圣旨,都是皇上的赐婚,这可是莫大的荣耀了。”
就连姜夫人一贯冷淡的脸上也显出些愉悦来,把姜凝拉过来道:“入了皇家,以后当谨言慎行,你在宫中的一举一动,牵动的可是我姜家的荣衰。”(?′з(′ω`*)?棠(灬? ε?灬)芯(??????ω????)??????最(* ̄3 ̄)╭?甜?(???ε???)∫?羽( ?-_-?)ε?`*)恋(*≧з)(ε≦*)整(*  ̄3)(ε ̄ *)理(ˊ?ˋ*)?
王嬷嬷眯着眼笑道:“夫人大可放心,小姐这样聪慧,定然能得太子的喜爱,将来啊,还要贵为一国之母。”
姜夫人闻言,脸色却冷了下去,睨了她一眼,王嬷嬷便觉说了不该说的话,急忙低下头退了一步:“奴婢一时口快,还请夫人责罚。”
姜夫人不欲与她多言,只看了姜柔一眼,王嬷嬷便会意,走过来笑着跟姜柔道喜:“二小姐好福气,我瞧宫里这意思啊,小姐这是要与太子妃同日出嫁呢。受了天恩,以后的日子啊,定然和和美美。”
这人嘴上说得好听,神态却无甚真诚,姜柔见惯了王嬷嬷的簧口利舌,只淡淡一笑,就转去跟姜夫人道安,姜夫人也难得对她有了些笑容,姜柔听了她不咸不淡的几声叮嘱后,也不欲再留,便请示离去了。
姜夫人看着姜柔消失在门边的身影,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与姜夫人而言,这日可真是喜从天降。十五年前,姜凝刚满周岁不久,郁家的世子突然昏迷不醒,据说那郁侯到处求医无方,后得了一大师的指点,竟然向圣上求娶姜家之女。
彼时姜柔尚未出生,那姜家之女指的不是姜凝,又能是谁?只是当年那定国侯郁绍名噪一时,乃大俞第一武将,妇孺皆知,每次回京,百姓争相去看,阵势之大,令人慨叹。
所以当初郁绍求那一旨,她原本也是欣然愿意的,只是不久郁绍便战死沙场,那郁子肖却是个不成器的,整日流连花丛,不通世务,性情乖张,如今这定国侯只剩个空名罢了,她怎还愿意将女儿嫁过去。
眼看着郁子肖就要及冠,她心中焦急,姜太傅速来不爱管这些事,她也无从可说。况且,天家赐的婚旨也违抗不得,着实让她害了一段时间的闷火。
如今……她想到今日那圣旨,便大觉欣慰,姜凝不仅没有被赐给那没出息的小侯爷,还得了天大的恩,被指与太子做太子妃。这郁家的婚旨却让姜柔顶了去,姜夫人思及此,看姜柔也顺眼了几分,便难得叫她说了几句话。
姜凝留在厅里,又跟母亲说了会儿话,随后就退了出去,追了几步路,看到姜柔在前方走着,便喊住了她。
姜柔一身浅青色细水裙,细白脚踝在裙面下半遮半掩,身上穿着轻软的薄烟纱,头顶挽了小巧侧髻,只戴着一只宝蓝珠花簪,余下的乌发由浅色的发带束着垂在身后,更添了一丝温婉。
姜柔回过头来看她,依然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只不过纵使面无表情,也还是有种摄人心魄的清艳。
姜柔是个美人坯子,她从小就知道。原来住在西院的那个侧夫人就生得美艳绝伦,她时常偷偷跑过去看,把母亲赏的小物件分给姜柔,就盼着能和这个姐妹说说话。
只是姜柔自小性子就闷,尤其是在侧夫人撒手人寰之后,除了例行请安之外,总是一个人待在西院,与姜凝也并不相熟。家中叔伯膝下也有几个女儿,但姜凝想着,姜柔是她亲姐妹,因此看她总与旁人不同些,然而姜柔却并不与她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