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播放一组的项目方案,每组负责人就要负责演示,说明,期间,还得回答针对用户目标、用户体验,项目预算、项目时间,建模搭建、编程、算法、以及后期程序升级等等内容的提问。

这需要项目负责人对自己的方案内容了然于胸。

有几位组长就因为拥护目标群体不够明确,项目预算不够具体被问住,还有小组的策划上,针对后期的升级跟服务太过简略。

总之,几乎每一组的方案都有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

乔安年是空降,因此他被安排在最后做解说。

在聚辉的工作经历以及因为是穿书的这个金手指,帮了乔安年很大一个忙。

他的设计方案,从一开始就目标群体十分明确,针对的就是60岁以上,没有跟子女一起住的老人,以及聋哑等残障群体。

书中不可能详细写到如何去完成一个陪伴型ai医疗机器人,这个时候,他在聚辉的工作经验就派上了用场。

他在聚辉,主要就是负责视觉图跟测试bug。

即便如此,在其他组组长做解说时,乔安年也意识到了他这个项目的不足。

比如在项目预算上大大说超支了。

他的目标群体是独居老人或者是残障人士,这也意味着成品最终价格不宜定得太高。

但是他的预算已经是压缩过的了……

没有任何意外,乔安年被问到了项目预算跟目标群体有冲突,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视觉建模跟编程算法是乔安年的专长,但是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经费,的确不是他所擅长的,他没有跟过从方案,概念图到落体检测这一全部过程。

这也体现了他之前工作经验的不足跟他职场的短板,那就是缺乏一个统筹的概念。

在聚辉那样的小公司,他当然可以只负责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在t却是未必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