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太后也是颇为喜悦,这些日子里来因为昭王的去世,心中所生的愁绪哀情,也被他们冲淡了几分。

虽然养子去世了,但是他留下了这几个孩儿都这般出色,世子才华出众,风姿英华,几个小的也颇为贴心,瑶儿更是嘴甜的很,有她在总是不会闷的,太像她那个父亲了。

……

这些日子里,宣泽也从旁人口中听说了许多关于那位国师的消息,那些事迹在百姓看来,总是带着些神仙色彩的。

昭地虽然偏远了些,但是他以往也从过路的商人口中知道了对方的一些消息,那些消息听起来就像是人胡编乱造的一样,实在很难让人相信。

但是一个人这样说倒也罢了,来往的每个商人,尤其是曾经去过京城,或者是到过青州那边的人,言语中对于对方都极尽推崇。

很多人身上还会携带着一个小雕像,希望国师能保佑自己出行平安,或者像是那个走了大运的赵商一般,也能找到什么可以献上去的好东西,得到个入太学读书的名额,那岂不就是光宗耀祖了。

因此世子对于这位国师,心中也是有着几分好奇的,但是更多的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那个极为神异高产的稻种上。

毕竟他现在已得了宣文帝的诏令,等祭了祖庙之后,他便是名正言顺的昭王了,所思所想自然也要多为昭地想想。

不过可惜的是,这种稻子所需要的环境必须得是水源足够充足的地方,基本只能在南方许多地方种植。

而昭地却是常年干旱,山地又极多,本就不适宜种植这些东西,或者说,很多粮食作物在这里都很难种成,即便种成,最后的收获也根本不够一家人的吃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