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重回国家玩基建 如渡 1148 字 2022-11-28

新居民见状无形受到安慰和鼓舞,之后有不少愿意学习种植,或者本来就经常摆弄花花草草的人纷纷表示,可以跟着这对夫妻学习,姒岚让大家静等基建团回复,之后正式进入下一个话题。

所以要点都在大会中探讨完毕,全民种田的计划基本成形。

随后姒岚和基建团沟通,表达了营地想暂时提高入营门槛的需求,基建团很快表示理解并配合,之后姒岚提起指导杂交水稻和小麦一事。

这件事基建团要花点时间才能给她答复。

负责和他们沟通的观测员把相关要求上报给小五,小五又上报给王腾。

王腾得知他们要搞杂交粮,考虑了一会儿,去问国内专业的团队。

后者很愿意前来协助,王腾这才让小五给出答复。

得到回应的a-1营地次日就开始大面积开荒。

由于有专家团坐镇,众人从周围一切可利用土地中,找出最合适种植的几块区域,当天先合力开荒此地。

近百位居民抛开当天所有工作,扛着锄头、水桶和稀释过的牲畜排泄物肥料,在固定区域除草、翻土、浇水浇肥“养地”。

有些新田离营地较远,大家干脆还带上食物和简易草棚,在当地扎营露宿,一连翻了三天,才把偌大的田地处理完毕。

施肥养地需要一定时间,期间大家分出一部分人,顺便把其它野地也开荒好,并在等待扩展建设的野地上圈出地盘,放置防贼放野兽陷阱。

另一部分人则出发寻找更多的野生稻、野生麦,小心翼翼迁移回营地,再根据专家团的建议做好适应新土的工作。

众人开荒收获了十大片空田和两片种植林。

这时众人又按照专家团指导,把专门留作培育杂交稻麦的农田做好空间隔离、屏障隔离,父母本区域也划分清楚,成为第一代杂交品种的试验田。

之后要将带回来的野生稻、野生麦区分出育性类型,这需要到一些科技产品,姒岚了解此事后,让计算机团队暂停手头工作,跟着基建做了一套简化版的工具,然后在杂交专家团的共同研究下,给出明确的使用和区分方法,再由万氏夫妇带头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