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些东西都放好,他们还取出好几块稀有矿石,也放置到仓库里。
再出来时,又要到晚饭时间了。
方寻算了算新来客人的人头,实在有点多,只能又问大家有没有携带食物资源,有的话,可以适当提供,和大家一起吃晚饭。
这些客人有部分因为方寻的话,产生了迟疑,觉得上来就说出严格规矩的营地保不准不是好相与的营地,没待一会儿就回去了。
还有部分吃不惯大锅饭,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吃大锅饭,生怕自己提供的食物太多,自己吃到的却不够,就问方寻能不能自己做自己吃。
方寻并不拒绝,他们营地的烹饪工具并不少,很快带他们到空余备用的灶台前,让他们自由发挥。
剩下的客人想要留在这里,也想早点和大家融合,看看大家氛围,便入乡随俗,还贡献出不少营地没能找到的异地食物,大家伙儿一起做起饭。
等饭好开饭,自己吃饭的客人们一起坐在一张大长桌,其余一起吃饭的居民和客人,就挤在另一张大长桌。
客人看到吃饭的居民也不算多,听说这个营地规模不小的,于是问方寻为什么只有这些人。
方寻很自然地解释:“我们会有轮班出门的资源小组,大约三到五天出去两组人,一组纯采集蔬果资源,一组则负责打猎,给大家带回足够维持营地消耗的食物。”
“这两个小组一般就有十到二十人,再加上固定在海边盐场晒盐的人,和不定时为了营地新发明而出门找资源的人,我们每天留守在营地的居民,不算多。”
客人们诧异:“有盐场?”
这个问题几乎来者必问,方寻都回答得倒背如流了:“有的。只是盐场不算大,全面供应粗盐有点难,目前只能提供到固定的几个营地。”
客人马上问:“那获得盐巴有条件吗?不然你们怎么决定要给到哪些营地呢?”
方寻:“出力就可以了。每一个能够获得粗盐的营地,都派出了相应的居民到盐场守盐。所以我说了,我们这片区域的营地都讲究有劳有得、不劳不得,也因此刚刚就提醒了大家,入住营地一定要干活,我们不养懒人的。”
一些客人十分理解地点点头,并不断强调自己不是那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