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小受的教育便是中规中矩、恪守礼教,如今提出这个请求,简直是鼓足了所有的勇气。

周贤达也知道她的个性,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必也是经过了一番挣扎,他人到中年才得了这么个女儿,生得貌美,又教养得端庄娴雅,一直视同掌上明珠。她也是难得对自己有请求,自然不好拂了她的愿,便拍了拍她的手背应了下来:“你想去便去吧,注意安全便是。”

周涟湘一脸惊喜地抬头,连连拜谢。

四月中,芳菲将尽,气候却最宜人。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槐花香,周涟湘从马车中悄悄掀了帘子朝外看,不知是哪家府上的竹叶碧绿地伸展出来,在那朱红的大门的映衬下别有一番古朴风致。她忍不住多瞧了两眼,却见大门忽然在此时打开,一名身着雪白织锦云纹袍的公子由下人背着送上了门口的马车。

不同于其他男子中规中矩的束发,他只将一头墨发随意的用一根缎带系在脑后,有些碎发垂下,挡着他的侧脸。从周涟湘的角度看去,只能看到他高挺的鼻梁和微微抿着的唇线,似乎还带着一丝笑意。

她有些疑惑,这样一个腿脚不便的男子,何以如此随意洒脱?

马车经过擦过的一瞬,她迅速地扫了一眼府门的匾额:齐府。

是文渊阁齐大学士的府上?

周涟湘想了一瞬才回忆起齐家是有位有腿疾的大公子,她久居深闺,以致周齐两家虽然交好,她竟还是第一次见到他本人。

不多时,马车停下,丫鬟揭开帘子看了一眼,对她道:“小姐,到黄金台了,现在就下去么?”

所谓黄金台便是为举办诗会搭起的场地。战国时燕昭王曾筑高台置千金于其上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后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之句,以感知遇之恩。诗会举办也是为招揽人才,当时有人提起这典故,便渐渐有了这么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