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吸收了,而且是以活人状态。这意味着被“六号”本体吸收利用并加以学习的各种能力更多,更丰富。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且诡异的过程。对“六号”而言,“吸收”这种事情有两种不同的意义。首先是身体上的吞噬,范围可以扩大到所有动物。人类、野兽、老鼠、鱼,甚至昆虫所有蛋白质基础生命体都是它的吞噬对象。这种吸收很简单,就像某人饿了必须吃饭,食物在体内消化分解,变成维持生命必需的能量。
其次就是对吸收目标大脑的分析和利用。原始个体的“六号”脑部非常小,大约相当于一个核桃。在明时代,德兰特堡的研究计划规定:“六号”只能作为兵器使用,因此它的主要活动范围必须限定于战场。考虑到生物兵器在基因层面的不稳定性,以及控制方面的诸多问题,当时的军方提出不需要“六号”变得过于聪明。从那时候起,它们就被定义为“低智生物”。
以五百个北方巨人为基础进化而来的“六号”身高超过三十米,体量更是膨胀到令人震撼的程度。然而它的大脑体积却只有成年人南方白人的一半。这是从设计之初就故意留下的身体缺陷,从基因层面就对这部分进化产生了封锁效应,永远不可能更改。
巨型“六号”得到了虎勇先智慧的极少数部分,却并未因此大幅度提升它的智慧程度。它对关隘的理解仍然被限制在“障碍”阶段。头部之所以有多达两排的眼睛,是为了确保对战场信息的观察与收集。看着成千上万面带惊恐尖叫奔跑的北方巨人,巨型“六号”迅速锁定了接下来将要杀的目标,朝着选定的方向抬脚迈去。
智慧低下的它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目测距离并计算地势高差。高达上百米的城墙与底部之间有“之”字形楼梯连接。“六号”不知道什么是台阶,它对食物的理解是如此纯粹,就像孩童看到蚂蚁,想要抬脚将其踩死,却没留神那是一个深达几十公分的坑,当场失去平衡摔倒。
它从上百米的高处坠落下来,掉在用砖块和岩石铺成的坚硬地面上,“啪”的一声,看上去与烂泥浆没什么区别。
周围的野蛮人仍在奔逃,并未因此停下。他们之前已经看过太多关于“六号”的诡异变化,知道这是一种无法用常理解释,也远远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怪物。寻常刀剑无法对它造成伤害,弓箭和重型弩在它面前只是摆设。在无法召唤出神灵帮助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逃,越远越好。
大地在震颤着,那是后续爬上城墙的巨型“六号”沿着楼梯往下走。它们学得很快,已经从前面这位同类的遭遇中知道该如何解决“下楼”问题。尽管速度很慢,却很安全。
地面上血红色烂泥浆开始涌动收缩,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焦躁不安的气息。巨型“六号”没有摔死,它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血泥中部再次升起新的头颅,粘稠半凝固的感觉是如此强烈,尤其是肩膀出现的时候,两侧拉出了无数血丝,挂在臂膀外侧。
大量数据以记忆碎片的形式从身体每一个角落汇总过来,在小得可怜的大脑深处集中。它没有复杂密集的网络状神经,传递信息速度极为缓慢。以肌肉牵引方式展开动作的同时,从未有过愤怒第一次在巨型“六号”脑海中闪现。
它看到无数的人在哭喊着奔跑,他们有着共同的方向。有些人似乎很不甘心,不时停下来朝自己射箭,或者站在远处掷出投枪。那些东西插入身体虽不会造成伤害与疼痛,感觉却不是很舒服。就像吃饭的时候被骨头碎渣卡在齿缝中间,可有可无,但你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牙签,然后才能将其解决。
重新凝聚的上半身已经出现,它变得焦躁不安,不顾一切伸展双臂向前爬行,完全忘记了身体下半部仍是半凝固状尚未重聚。
“肉我要肉”
它会说英。
这些单词发音非常模糊,即便是白人当中最优秀的教师恐怕也难以辨别。尽管吞噬了大量北方巨人,构成巨型“六号”的主体基因并未受到影响。它对知识的理解已经从普通状态转化为脑部字。当然,这里指的是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