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继承了牛族在锻造方面精湛技艺,他们的工匠对重型弩炮具体射程非常熟悉。随着飞鹰城外墙防御段尽毁,炮阵也在龙族步兵的护卫下稳步向前推进,射击目标也开始延伸,从集群式炮击变成对塔楼和据点的直射。
护城河已被无数碎石填平,除了地面崎岖难走一些,火炮难以通行,对龙族步兵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障碍。
入夜,龙族人停止了炮击。
鹰崇山很清楚,这绝对不是那位年轻的摄政王心慈手软,而是龙族军队同样也要面对光线带来的各种困难。他们的火炮威力虽大,却必须从遥远的磐石城运来炮弹。从海上船运载货量虽大,中间却有着金翎城到飞鹰城这段必不可少的陆上运输距离。
尽管内心充满了震惊和恐惧,鹰崇山和统领们仍然拼死抵抗。鹰族人放弃了外围防线,将兵力收缩至内城,沿着破碎坍塌的塔楼重建防御。他们设法修建了一道栅栏,以木料为主材,其中填充装满泥土的藤筐或布袋。这是以太多人命为代价换来的经验据从前线退回来士兵报告,松软的泥土能比岩石更有效的抵挡炮击。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爆炸动能吸收”,却知道被炸开的泥土比飞溅的岩石碎屑安全。前者顶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后者却对守卫者造成伤害,防不胜防。
夜间,龙族人仍在炮击。但炮击频率明显比白天降低了很多。零星的炮击持续了一阵夜,有两发炮弹甚至落到了王宫前的广场上。
鹰族人想尽办法修补千疮百孔的防线。在鹰崇山的命令下,人们动用了能够找到的所有材料,石块、泥土、灌木,甚至是战死者的遗体疯狂工作整整一个晚上的效率非常高,至天明,一道看上去破破烂烂,实际上却很结实的杂物混合栅墙出现了。
太阳出来了,远处再次传来令人惊恐的密集炮声。
残酷的现实粉碎了幻想,鹰崇山绝望的看到栅墙在爆炸中化为乌有。前沿阵地上全是血泥,仿佛被成吨的鲜血浸透,稍微用力踩上去,脚下就会渗出暗红色的液体。
龙族步兵仍然没有进攻。他们似乎是把所有战斗都交给炮兵,用炮弹解决所有问题。
这种呈一边倒的战斗持续了四天。
鹰崇山连续派出九批信使,通过西面的山道离开飞鹰城,向狮族求援。
他很清楚,这是自己最后的指望。如果狮族大军从西面发动进攻,就能有效缓解飞鹰城正面的压力。龙族人的大炮弱点非常明显,只要越过射界,炮击就无法对进攻者造成伤害。到时候战局就会演变成步兵对步兵。
每五千人为一个批次,鹰崇山接连派出六支突击队,向龙族人的炮兵阵地发起冲击。并非他不愿意派出更多,而是飞鹰城特殊的地形导致无法一次性出入太多的人。五千已经是短时动员且冲击的最大规模。
他们是鹰族军队的精锐,是整个北方最优秀的弓箭手。单兵甲胄分量很重,连头盔带护甲约为五十公斤,加上以弓箭为主的兵器,他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穿过飞鹰城外墙,否则就会白白消耗在进攻路上。
鹰崇山最终还是失望了龙族人早已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来自金翎城的战斗经验。他们将小口径火炮放平,辅以绵密排列的步兵防线,不等狂奔中的鹰族弓箭手靠近,霰弹和排枪就开始收割人头。等到战场上枪声平息,硝烟散尽,遍地都是惨死的鹰族人。
狮族人的援军迟迟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