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钢潍城、虎牢关、虎劲中目前所在的临时营寨,三个位置通过道路连成一条线,以蛮族步兵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五天的脚程。
“虎牢关”这个名字来源于基因记忆,因为其中带有一个“虎”字,受到虎族追捧,从数百年前修建关隘一直用到现在。
虎牢关常年驻军,总兵力高达三万。其中,骑兵多达四千以上。
险峻山势注定了关隘内部结构无法扩大,再加上附近多山,没有缓坡和平原,也就无法屯田。经过历代虎王不断完善,仓库和营房虽为永久性建筑,却无法容纳更多的物资。正常情况下,虎牢关储备的粮草能维持一个月,后续补充只能从钢潍城运输,供应全军。
在虎族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其他部落水军顺江直下攻击钢潍城这种事情。倒不是说历代虎王和统领没有眼光,而是族群所在区域导致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
鹿族军队战斗力低下,尤其是两军对阵的态势,虎族骑兵占尽了上风。历史上虎族与鹿族之间的战争几乎全是前者获胜,鹿族被迫修造红月城,依托地势挡住南面的虎族人几百年过去了,虎族上下对鹿族普遍形成蔑视心理,认为鹿族人根本不经打,进而形成两族各自以红月城和虎牢关据守一方的局势。
一个失去了进攻能力,依靠关隘死守领地的部族,根本不值得重视。
何况在虎族人看来,虎牢关与钢潍城之间很近,步行只需要三天,骑兵一天就能抵达,就算遇到突发事件,虎牢关驻军和虎族领地内部两个方向都可以支援,形成合围之势,歼灭袭击者。
需要防备的部族有两个,狮族和牛族。
前者是虎族的大敌。从区域来看,两族领地密不可分,边界长达数百公里,再加上狮族拥有玉米和马铃薯,人口数量为所有部族之首,自然成为了虎族的优先攻击目标。只是多次大战下来,双方各有胜负,本着优先发展的原则,狮王和虎王缔结合约,互不侵犯,可私底下双方边境城市和哨卡纷争不断,但规模较小,上面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维持常态。
牛族也是大敌,却远不狮族这样能造成威胁和压迫感。牛族领地实在太远了,北面狭长形的区域有部分接壤,中部地区被鹿族占据,相当于在两族之间产生了战略缓冲。只要鹿族一天没有被牛族并吞,虎族就根本不会考虑牛族大军以船载的形式进入己方领地。
谁也没有想到,偏偏发生了这种事。
江面上的船队已经走远,连影子都看不见。
虎劲中感觉手脚冰凉,他目瞪口呆看着船队消失的方向,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不是先知,也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更无法看到远在崇山峻岭以南的钢潍城发生了什么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绝对不是虎族的船。技术,加上天生在陆地上纵横,轻视其它族群的傲慢心理,使虎族在船只研究与制造方面处于下风。小型舢板可用作捕鱼,却无法承担大量运输的任务。
是鹿族人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