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回答毫无破绽:“别忘了,我可是行巫者。”
……
天峰成为头领后,漳浦寨的变化很大。
天浩抽调了两千人,跟着天峰来到这里,加上原有的寨民,总数超过三千。
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天峰没有忙于改造村寨防御体系。除了分出少数人上山采石,寨里大部分劳力开始春耕,开垦面积达到漳浦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字,囊括了附近水源区的所有良田。
这里有水,有地,矿石和泥炭也不缺,开采石头只要花费力气就成。唯一的缺点与大海之间有高山阻挡,必须绕行很远才能抵达。
这问题在天峰看来不难解决,方法同样来自于天浩:只要挖掉这座山,前面就是一片通途。
传说中,曾经有人这样做过,他的名字叫做愚公。
说笑归说笑,其实方法蕴含着科学原理。
天浩很早就探索过周边区域,根据勘测结果,漳浦寨东面的山全为石质,表面松散的土层很薄。天峰带人从附近的矿里挖出泥炭,堆积在预先测定的位置点火燃烧,同时砍伐树木,挖空树心,对半剖开,形成中空的半管。几十上百棵这样的大树连接在一起,用大号铁钉固定,一头连接位于高处的水源,一头从漳浦寨外围横空而过,架设在石山正上方,水源部位预先用沙包填充阻塞,等到泥炭将山石烧烫烧红,温度达到顶点,以远距离摇晃旗帜的方法传递信息,放开临时水闸,大量冷水滚滚流下,冷缩热涨,大块的坚硬山岩纷纷碎裂。
如果有炸药,就用不着这么麻烦。
问题是,天浩一直没有找到硫磺。
目前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他决定过段时间再去找老嬷嬷,说不定会有新的收获。
天峰也许不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头领,但他性情稳重,明白轻重缓急。漳浦寨这段时间只建成了两座警戒塔,大规模建造房屋必须等到入夏。无论如何也不能耽搁春耕,有粮食,有了生活的保证,才是繁衍人口,壮大一切的基础。
……
鹿族领地,左所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