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试飞前的姿式,不错,但在抖动羽翼时,怎么就不对称使力呢。多亏你臂膀上的力量大,牢牢地掌握着身体的支撑点,人没有摔倒下去,还不错。”武文给了毛胜利一个总结。
“总教练,我练的是甩铁饼的功夫,一直练习一只右胳膊上的力量,所以这只手比另一只手臂的爆发力要大。”毛胜利倒有点埋怨。
“人的左右胳膊,本来就有右强左弱,属于正常情况。”武文解答着道。
毛胜利退下去后,接着是周同祥上场,他是一个标枪运动员,练习的跟毛胜利差不多,一只右胳膊,如何将抓在手里的标枪,投掷得远远的。
他听到了毛胜利跟总教练之间交流的几句话,暗地里的思考:我将如何克制住左手与右手使力不平衡的不足,在七个队员之中,率先第一个实现零的突破。
想是这么想,前面的五个人都是这么想的,但都还没有完成飞起来的这一步。周同祥与毛胜利一样,都能很好的控制住身体的平衡。
第一步,并不是怎样的展开套在手臂上了装备,也是人体保持怎样的姿式,周同祥在全身的配合下,上身从腰的部分往前倾斜过去,保持禽类的身形姿态,然后张开两翅膀。周同祥为了不犯毛胜利的同种错误,将心的意念力放在弱势的左手上。
这种姿势不能维持太久,必须马上扇动翅膀,气流从两边向身体下聚集,但抖动的频率没有达到一定的数据,虽然人体有往上浮的感觉,但是紧跟着又有往下掉的感受。
如若翅膀振动的频率够快的话,身体就会一直感到有向上托起的力,就不会有往下掉的势了。解决了这一关键的一步,也许真的就飞了起来。
周同祥一边控制着人体的平衡,一边在扇动着羽翼,虽然加快了,但是身体的上下波动只是加快了而已,还是达不到让人体飞起来的抖动频率。
周同祥已经尽力了,时间久了,还是不能飞起来的话,由于体力不支,而只能放弃了,完成一次起飞,要消耗的体能一定很大。
飞机在起飞时是全程的最大耗油量,加足油门,使之达到最高运行速度,完成向上的攀爬。
人体要托离地面,必须要做最大的努力,不然的话,休想飞起来。
“总教练,我已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了,但还是没有飞起来。”周同祥还是有种不甘,迟迟没有放弃的念头。
“周同祥,你比前几个的表现要好,只要你加大翅膀的振动频率,也许真的能起飞了。”武文对周同样做了小结点评。
“谢谢,总教练的指导。”周同祥对自己的总教练更加崇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