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听到这话,李鼎铭又是一怔,旋即,心中却是蓦地升起希望,有些难以置信道:“你是说……晶核装甲车?”

林浩点点头,随即笑道:“如今,恐怕也只有这个,是贵方看得上眼的吧?”

李鼎铭平静了下来,问道:“有什么条件?”

林浩道:“我说过,我们余杭,人手不足,而杭州,则有700万人口。”顿了顿,他缓慢道:“我们可以用制造好的晶核装甲车,换取人口,一辆晶核装甲车,500人。 我们不需要强者,低等改造者,甚至是普通人,我们都可以接受。”

李鼎铭点了点头,他道:“这个条件,不是很过分,我和杭州方面商量一下。”

林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杭州军方,试图和林浩讨价还价,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完全是徒劳的,林浩一点都不松口。

虽然对这一点,有些不悦,但最终达成的300辆晶核装甲车的交换条件,却又让杭州军方喜出望外。他们完全没有料到,余杭竟然会如此“慷慨”,或者是对人口的渴求,已经让他们的高层昏了头?究竟是什么原因,杭州军方才懒得管,他们当即下令,开始修复余杭到杭州的地下通道。

李鼎铭,却从林浩的爽快之中,觉察到了一些事情,只不过他并没有将自己想到的事情说出来。杭州,真正用得上,可以对敌的人口,只有差不多300万人,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实力有待提升。而剩下的400万人,限制于晶核的数量,导致他们要么就是实力低微的低等改造者,要么就是普通人,对杭州而言,这些人,不但对战争没有用处,反而,因为每天还要消耗大量的食物,时间短还看不出,日后却必将成为杭州的负担。

所以,于公于私,李鼎铭都不想阻止这一次能造福十五万人的交易。

在两边同时开动的情况下,这条数次被摧毁与重建的地下通道,再一次打通,余杭先送过去50辆悬空装甲车,以示诚意,同时,林浩则带着一队医疗队,携带设备,前往杭州北部大营,检查即将送到余杭的人。

“终于有人了啊!”中央大厦之上,林山感慨道。

林山此言,让大家都不由得沉默下来,人口问题,一直限制着余杭的发展,如今,15万人口的注入,定然能够让余杭的发展速度,更进一步。

和其他势力不同,苏卓获得玄勾宝藏,让余杭拥有了近乎无穷无尽的晶核积累。那颗万年前已灭亡星球的人类,在和虫族战斗的百年的漫长时光中,积累了庞大的晶核财富。而这数目庞大的晶核,却随着那颗蓝色的星体,一起收入了苏卓的丹田之内。

苏卓粗略估算了一下那些晶核,结果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晶核,足够地球上如今全部的9亿人口,从普通人,一直提升到中等改造者巅峰。另外,还足够建造出一支庞大的晶核舰队。

所以,对别人而言,日渐紧张的晶核资源,对于余杭而言,却完全不是问题。

余杭与杭州交易300辆晶核装甲车的消息,很快就为一直关注着余杭情况的人们所知。得知余杭用300辆晶核装甲车,换取15万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的时候,很多人都大为跳脚,大骂余杭的决策者目光短浅。在他们看来,15万普通人,固然能在未来,为余杭做出十分巨大的贡献,但那也是以后。如今,虫族的攻城浪潮刚刚展开,正是晶核装甲车大展拳脚的时候,余杭一下子给出了6成的晶核装甲车,根本就是自寻死路,下一次虫族攻城,只会比前一次更为凶猛,那个时候,实力削弱的余杭,很难再抵挡虫族的倾轧。

但也有有识之士,从一直以来余杭的作风,嗅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他们发表言论说,余杭此举,说不定是另有深意,但这些清醒的言论,却转眼之间,淹没在一片骂声之中。

不管余杭这样做是否另有深意,但谁都看得出,杭州这一次是真正得到了好处。两天后,交易完成,拥有300辆白蛟装甲车的杭州,实力大增,在两天的时间中,已然逐步收复了全部的失地,再一次将虫族死死抵挡在城外。

不仅丢掉了一个包袱,还获得了天大的好处。见到杭州此次收获的一些势力,坐不住了,徐州,九江,南昌这些距离余杭较近的地方,军方势力纷纷向余杭表达了交易的意图。南昌的大佬更是说:“如果需要,1辆晶核装甲车1000人我们也干!”

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三轮攻城浪潮(六)

没有亲自到过余杭地下基地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了解,当初阮辛博士等人,所提出的“晶核时代”到底是什么意思。

心中想着这句赵云嫣司令所说的话,张斌从自动扶梯上走了下来。

他刚刚从又一次进行扩建的余杭城头下来,这一次,余杭城将要将边长拓展到10公里,所需要的物资和人力,都需要他这位新任的民政司司长的协调统筹。当和负责建城的杨冰商量完相关事宜之后,张斌便通过电梯,穿过旧余杭地下基地的18层区域,到了地底更深处的“新余杭地下基地”。

旧余杭地下基地,由于一开始并非是为了应对末世建立,所以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缺憾,比如其空间过于狭小,又没有良好的逃生通道,万一虫族侵入基地之内,那么必将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