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卢氏皱眉,这事她倒是第一次听说。
“此事我求过大夫人很多次,可大夫人总说伯爷身体不好,无暇顾及这些,等抽空了就带瑶儿回无锡老家开祠堂,立宗谱。我也跟伯爷说过,奈何夫人总推说理家事忙。”秦氏斟酌着言语,怕卢氏说她妄议主母。“这一拖,瑶儿如今已八岁了。”
“大周朝宗谱乃官修,是女子议亲的主事依据。瑶儿若上不了宗谱,那以后……”秦姨娘又呜呜哭起来。
卢氏暗忖李氏这事办得不地道。
但此时她若插手,难免让李氏脸上不好看。她一旦发作起来,哭闹什么的,自己怕要被人说老伯爷刚去世,新任伯夫人便不顾旧情,有欺负孤儿寡母之嫌。
孙希也知母亲为难,便道:“姨娘先别哭,今日伯爷出殡,诸事皆忙,待过几日,母亲有空了,便和大伯母商量一下。”
“妾身也知道今日二夫人忙着伯爷的丧礼,可是伯爷出殡,瑶儿未上宗谱。怕是无法尽摔丧驾灵之责。”秦氏小心道,眼睛瞄着卢氏神色。
卢氏心道这可为难,允善子嗣不济,只两女儿,本不好看,若再少一个,更是难看。但孙瑶执意不肯,她总不能绑着她去。
卢敏思及此处,不禁怒气上涌:“你借题发挥也要分时候。”
秦氏委屈:“妾身不敢,只是凡事皆讲礼法,伯爷新丧,无锡老家的宗族耆老们都在,他们都是清楚知道瑶儿未在宗谱上的,到时候问起,岂不是会说大夫人不贤?”
孙希瞠目,这柔弱外表,这尖利词锋,真是冰火两重天。
她此刻有点同情起李氏,看秦氏今日言辞,处处直言了当说李氏的错处和不善。
可见李氏平时定是吃了这秦姨娘不少瓜落,偏她又是尊长所赐,打不得,捆不得。只好拿她女儿出气。
好吧,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果然古今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