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尽有。

姜默翻到蒸汽纺纱机顿住手,“你们能做出这个吗?”

“当然,有钢材就能做!”林写意道,“我们有专门的工具。”

姜默摇头,“蒸汽的不行,农场煤炭本来就不够。”

林写意想了想,“用电的也可以,我看农场大风车挺多,电力应该充足。但很多元件我们没有,可能要慢慢收集或者下海去捞。”

“电力肯定要做,农场必须有自己的纺织厂,”姜默道,“但我现在最想要人力的纺纱机和织布机,那种搬一个机器,自己在家就能织布的。”

林写意不懂了,“但是这种织布机效率低,织布质量也参差不齐。”

姜默:“好仿造吗?”

“肯定的啊。”林写意道,“古人都能造出来,何况技术齐备的现代人。”

姜默:“那就行。”

林写意:“那就行??”

姜默没给他解释太多。

他的初步设想是农场放出去几台织布机和纺纱机,放权给外面的人仿造。

而农场只参与出售原材料棉花,同时回收加工好的棉纱和布匹。

这其实是把纺织这块的利润分割出来,平分给了S岛其它居民。

农场是可以用生产力更高的电动纺织机,雇佣几个外来人员当纺织女工。

但姜默觉得还不够。

一个纺织厂,才能雇佣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