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一行人吃完酒席,并不进闺房,而是由黄德光几兄弟陪着,喝茶吃零食聊天。等到了时间,就出门放一挂鞭炮,意为催妆鞭。催嫁妆的鞭炮放得越多越频繁,就说明男家对新娘的看中,急着想把新娘子早早带回家。
这只是个意思,其实船什么时候到,新娘子什么时候走,又什么时候进新郎家的门,都是算好时间的。
你放再多的鞭炮,不到吉时,新娘也不会动身。
不管是新娘还是嫁妆,出门都是有时间的,黄米的嫁妆提前上了大船,化好妆,穿好喜服的黄米安静地在床上坐着。
这套大红色的喜服,是黄米姐妹三个联手设计制作的,就连小黄梨都拿了针线帮忙缝了一道边。衣服做好,挂在黄米的房间,每一个进来看过的人都深深为它着迷。
大红色的锦缎,上衣在袖口,衣摆都绣的牡丹图,然后是翻飞的蝴蝶。衣襟用金银色丝线绣着吉祥如意纹。下身是八片幅长裙,裙摆上是大朵的牡丹,牡丹上是飞舞的蝴蝶。
整个喜服留红很多,只在裙摆衣摆袖摆修上牡丹与蝴蝶,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富贵吉祥。
看见黄米穿好喜服,盖上盖头,娴静端坐的样子,几乎房间里每个女孩都被这样的新娘和喜服迷住了。
这个效果黄豆很满意,她更期待黄米一路从涂家大门走进内宅的那一刻。
第六十六章 尴尬的约会
也就是在黄米出嫁这一日,在襄阳府开出了一家“喜嫁”的婚嫁定制店。店里所有的婚礼用品需要定制,提前预约,不接受临时加单。
黄米的这一身嫁衣就是“喜嫁”最好的广告,而黄豆对“喜嫁”定制的严苛的要求,不是为钱,而是为它的品牌效应而来的。
这家店,不再是黄豆姐妹四个人的私人产业,而是加了黄家的大嫂二嫂的投资。黄豆觉得,一个女孩嫁得再好,也要是要有娘家做为依靠的。
闺房里的女孩子早早被黄桃带回了家,黄豆很想出去湊个热闹,可看着二姐黄桃盯紧她的目光,只能悻悻作罢。
不看就不看吧,反正也没什么可看的,黄豆这样安慰自己。
一场婚礼的热闹一直要延续了三四天,晚上接新娘的船开走,黄家宾客酒兴正浓,黄家五兄弟都喝得面红耳赤。而几个小兄弟,十五岁以上的也上了酒桌,对于他们来说,十五岁是个分水岭,表示着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准备成家立业了。
喝了酒的赵大山,偷偷溜了出来,让赵小雨把黄豆叫出来。赵小雨看着面前喝得面色红润,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大哥,沉默地点了点头,她好像明白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