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是爹在帮他,兄弟们在帮他,三十六两买栋宅子,如果让他地里刨食,得挣大半辈子。现在房子帮他买了,做什么营生也规划好了,只要俩口子好好干,肯定能把兄弟们的钱还上。
黄老四点头:“谢谢爹娘,谢谢大哥大嫂,谢谢二哥二嫂,谢谢三哥三嫂,谢谢小弟。我一定好好干,一定把钱都给兄弟们还上。”
很快,村里人就知道了黄家在镇上买了栋宅子,还开了个小饭馆。
这件事,简直是震惊了村里所有人家,要知道在这个物质还很匮乏的年代,能养活一家老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去镇上买房子,就意味黄老四一家子,已经一只脚从泥地里拔了出来。
黄家一大家子却很平静,该下地的下地,该上学的上学,就好像风吹过湖面,荡起一片涟漪,又安静了下来。
黄豆陪着大姐二姐去镇子上住了一个多礼拜,四婶开的铺子买早点,中午做快餐,主要客源是码头上的工人,晚上也有夜市小吃。
小姐妹三个去给四婶帮忙,等四婶理顺了她们再回来。
开业这天是逢集,天一亮,东院墙开的两扇门一开,鞭炮一放,就算开业了。
两间屋里刷了白,靠南打了一个柜台,柜台里堆着两缸散酒。柜台边靠门有一个小灶台,安了一张定制的平底大锅。
东西墙两边靠墙各摆着六张长条桌子,每张桌子配两张长条凳。
要是同批客人多,两张桌子一拼就是一张方桌。
早上,店里有手擀面,有馒头包子稀饭,还有生煎包。
生煎包就是柜台旁边的平底锅做的,一锅煎出来,锅盖一揭,满屋飘香。
为了定做这口锅,黄豆就差和老叔翻脸了。老叔让她老老实实做点包子馒头就行,黄豆不愿意,非要定制一口平底锅,还要大的。
老叔说:“你知道一口锅要多少钱吗,还要定制的,还要大,锅底还要平。”
黄豆没说话,回家叫黄桃准备面粉,准备包生煎包。
涨好的粉丝,切碎的葱姜,调好的肥多瘦肉少的猪肉馅,一大勺熬好的猪油。
包好包子,一个一个放到锅里用油煎,撒上芝麻,出锅后,香气扑鼻,老叔嘴被生煎包堵住了。黄老汉第二天就去镇上,让黄老四去定制平底大锅。
中午有快餐,店里每日只做三四样当季蔬菜,麻婆豆腐,红烧鸡块,萝卜肉丸子,鱼。
原本老叔还说加个红烧肉,黄豆拒绝了,成本太高,她定位的是薄利多销,不过红烧肉一个星期可以做一次,定时定量。
晚上,和早上没什么区别,包子馒头稀饭生煎包,不过有客人要炒菜也可以,单独点,没有中午的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