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生产断线,团队解散,人才流失。
说白了还是穷,穷到三十年后才来补课。很多核心技术,兔子跟鹰酱在技术上的差距被拉大到不是一代人能追上的。
幸运的是鹰酱在两千年后跑去打治安战了,跟中东中亚的骆驼玩尿糊糊玩的不亦乐乎。
现在有人自掏腰包要来养三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史维奇这些人来说不啻于天大的好事。
也幸亏萧金浪拿着《日报》的牌子去跑门路,换别人拎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
再加上周青峰把几百万美元跟白捡似的朝外撒,好些部委自然从三线非核心的单位抽调那么几百号骨干人员给他。
一方要钱,一方要人,双方都觉着自己赚大了。
()
第438章 借调(4)
搞科研是很花钱的。设备差一点,成果就差千万点。科研人才必然是跟着项目走,跟着设备和资金走。否则就是有颗天才脑子也是白搭。
举个例子,国外搞生化药物研究,医用手套用一次就丢,甚至做一个操作就要更换移液器之类的配套耗材,以免污染宝贵的样本。
国内九十年代怎么可能让你把手套移液器之类的用一次就丢?乖乖的重复使用吧。
可只要耗材重复使用,耗费几个月乃至几年,花掉百万千万做出来的成果很可能就在无意中泡汤了。
科学研究是非常严谨的事。
史维奇是搞计算科学的,勉强可以说是数学家。世人笑话说数学家最省钱,只要纸和笔就够了。
可拉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