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骆玉珠,她就买了不少,五年期的定期存了200万,给儿子买的寿险,每年50万,连续存20年。
其实,站在当下,保险公司即便开出10%的利率,也有8%的息差,然而,花无百日红,类似的高利率,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再过几年,降息潮开始,保险公司卖出去的寿险产品就会成为巨大的包袱。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太保每年的息差损失高达百亿以上,超额发放高息寿险,差点把太保拖垮。
为了化债,太保先后引入外资,又通过上市,各种手段齐出,足足用了十来年的时间才甩掉包袱。
而老大哥人寿虽然有官方背书,但窟窿太大,化债周期更长,足足用了20多年。
以时间换空间,一直是核心基本原则。
稳定,压倒一切。
接着,小马也提到了他们那行当的问题。
引入外资,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很多地方的路子,那是野的不行。
目前,他虽然还没有具体的业绩,但同行的一些传闻,他还听过一点。
有些地方,来之前,那是一切都好,真去了之后,那该姓什么,就不是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