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认这故事有些残忍,让他听起来不是滋味。他甚至可以猜到那女子一边讲一边盯着他的脸,观察他的反应。
为此,他记住了这个故事,也记住了讲故事的人。
大街上有些冷清。
他回到小女孩走失之处,仍旧抱着她,孤零零地等在路边。
无数的行人从他身旁走过,没人多看他一眼。
远处城关传来三声鼓响,他知道自己又等了近两个时辰。子时一过,夜船纷纷停橹,偶有几个刚下码头的乘客,挑着咯吱作响的担子,在石板的路面上留下沉重的足音。
嘈杂顿去,大街终于安静下来。
这时,他忽然感到有人在离他不远处轻轻地徘徊。那是女子的脚步,轻柔细碎,夹杂着裙带摆动之声,走走停停,似在观察着什么。
他心头一暖,庆幸自己没有猜错。来人一定是女孩子的母亲。
他等着她走上前来,那脚步却远远地在街对面停了下来。尽管如此,他凝神屏气仍可听见女子的呼吸。
她为什么不过来?
难道她不认得自己的孩子?
两人隔街对峙,过了半晌,他才猛然想起在医馆时,那位女大夫见小女孩衣着单薄,便在她的身上裹了一层小毯,是以她的穿着与走失的时候迥然不同,只怕她的母亲不敢冒然认领。便大步走过街去,向着那人朗声道:“请问姑娘可是来找一个女孩子的么?”
话一说完他就知道自己错了,鹳糙与紫丁的气味再次传来。同时传来的,还有那女子漠然的声音:
“是我,吴大夫。”
他失望地“哦”了一声。
“我有一位邻居多年不育,一直想要一个孩子。你若找不到合适的人抚养她,不妨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