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万一预言成真,谁来做这个千古罪人。”
千古罪人?
这罪名,一般人可戴不上。
荪歌低眉顺眼“王上可以想一个迂回的法子,一举两得。”
“王上,如今主动权捏在我吴国手中,越王勾践是死是活,全看王上的一念之间。”
“但对越王勾践来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听说越国阵营传出风声,只要王上不杀越王勾践,勾践愿入越为奴仆,侍奉王上。”
“那王上不妨成全勾践。”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中年穷,那王上就将越王勾践关在眼皮底子底下三十年。”
“三十年,也过了晋国史官蔡墨所预言的时间。”
“此举,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既不让吴国担上血腥好战之名,又能让越国始终处于屈辱之中。”
“同时,越王勾践尚存于世,越国大夫们也不能明目张胆再立新君,就算再立,那越国分裂,就近在眼前。”
“到时候,再竖起勾践这杆大旗,攻伐越国,就是匡扶正义,助越王剿佞。”
“王上,意下如何?”
历史上,越王勾践入吴国,为奴仆三载,范蠡同行,而文种则是被留在了越国,替越王勾践治国理政镇守国家。
三载,和三十载。
足以,量变引起质变。
文种能敏锐的察觉到吴国的政局变话,意识到吴王夫差即位后,扶持太宰伯嚭打压伍子胥,而后凭此设下毒计,为勾践谋求一线生机。
那她为何不能顺势而为,将错就错。
勾践活一日,就是越国名正言顺的王。
哪怕战败入吴为奴,那也是越国的王。
吴王夫差神情复杂“你是吃蛇羹长大的吧?”
“真毒!”
荪歌脸黑,爱听不听。
“那王上当臣没说?”
夫差一噎“寡人觉得,卿的主意甚妙。”
“只是,三十年,越王勾践恐会拒绝。”
“王上,越国此时已经无路可走。”
“生死存亡之际,勾践麾下已有人生了投降之意,劝说勾践准备厚礼,向您乞求和谈。”
“甚至还有人进言,若您拒绝和谈,便举国降吴,一生追随。”
“亡国和三十年入吴为质,越国人知道该怎么选。”
于是,就这样,在伯嚭还在观望,待价而沽时,吴王夫差心中已经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