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

一大一小两个人虽然已经刻意低调,可是还是再一次惊动了皖中省的工行银行总行。

这就奇了怪了,怎么隔三岔五地,下面的网点就有大量的国债需求呢?

按照测算,皖中省的人均收入似乎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购买欲啊,难道说,他们低估了群众对于可交易国债这种新事物的接受度?

“打报告,找央行要额度。”工行皖中省的行长亲自发出了指示,望着下面传过来的国债最新行情,心里也有些感慨:供求关系果然是最诚实的,可以反映真实的价值。

瞧,随着需求和购入的增加,前一阵稳定在95元左右的价格,已经悄然升到了96元上下。

唯独有点奇怪的是,好像没有看到大额的卖出啊。

难道,皖中省的群众都这么惜售?只买不卖吗?……行长挠了挠头,有点想不明白了。

与此同时,同样的困惑正在东申市上演着。

中国银行东申市的分行审计部,计算机最新的运算结果摆在了晨会领导们的桌前。

好几家国债网点出现了高达几万元的净售出,汇总后,名字集中到了两个居民身份证上。

一个姓邱,一个姓马。

虽然国债本身不记名流通,但是购买和出售时需要登记,不可避免地要留下身份证信息。假如不是魏清远突发奇想要求统计,这两个人的名字也不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