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臣单于第一次感到恐惧。
这都是些什么人?!为何在这种兵力对比下,这种连武器都没有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敢于作战。
支撑着他们的,到底是什么?!
*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感谢在2021-01-16 20:25:49~2021-01-16 23:37: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只鞋垫子 10瓶;顾十六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零九章 大漠决战
兵法里有一句, 叫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就是说, 兵力弱于敌军的时候,就要避免作战。
李封是读着兵书长大的, 包括一些经典战法, 古代战史等等,李仪有意将他培养成将军,自然在这方面不吝教诲。
然而李封上战场之后, 之前所学的东西一点都没用到,因为他跟秋鸿光的时间最久,而秋鸿光那个人,是不怎么看兵书的。
这当然不是说兵法没用, 主要还是看对手是谁,时代不同,适用性也有了差别。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但不管什么时候, 快都是很重要的。
在军臣单于带领的主力部队包围霍屹之前,那支单独分出来的十万匈奴骑兵其实就已经和李封碰上了。
李海和李封此时分成了左右两翼,各带有五千骑兵,面对十倍于己方的兵力,第一反应当然是跑。
撞上匈奴十万兵力的是李封, 他当机立断带着自己的五千人往南方逃去,匈奴那边也知道自己恰好抓住了大越的援军, 自然穷追不舍。
茫茫大漠之上,两支军队你追我赶,跑了整整五天,到了一处荒城。
这五天以来,李封也没有光跑,他只带着五千骑兵,跑起来比匈奴那十万要快一些,匈奴休息的时候,他却没有休息,而是趁夜偷袭,砍一刀就走。一场追逐战被李封逐渐变成游击战。
他跟着秋鸿光作战,自然不甘愿当被撵着跑的那一方,无论如何都要扑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