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安置俘虏那些事都交给下面的人做了,周镇偊在后殿单独接待了秋鸿光,让他详细讲解了作战的细节。
这次作战除了战略意义上的阶段性胜利之外,还使大越获得了非常珍贵的关于河西走廊和大漠王庭的信息。秋鸿光一边讲述,霍屹就在旁边记录,他做这种事比一般文书要更合适一些,因为他知道哪些信息对作战来说是最重要的,可以填补足够的细节。
食物,水源,气候,地形,敌军分布,以及周围属国的信息……不论是周镇偊还是霍屹,都为此兴奋不已。
有了这些信息,他们在大漠之上,就不会如同盲人一样行走。
秋鸿光说完之后,又道:“此次作战,虽然是大获全胜,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他回顾之前的战绩,分析说:“骑兵闪击,可以达到击退敌人的目的,却只能平推,无法聚歼,也无法扩大战果,彻底歼灭敌军有生力量。”
霍屹解释道:“要占据某地巩固战果,组建防御,还是需要步兵和战车在后方支持。”
就是说,这骑兵就跟一支箭一样,飞行过程中所向披靡,一往无前,杀伤力极强。但它无法停下来,也无法占领那些被攻略的区域,骑兵用于防守,战斗力将大打折扣,毕竟骑兵终归还是依靠速度作战的。
步兵和战车就更适宜防守。当初打下河套地区之后,周镇偊派了一万步兵镇守那两座郡。经过这些年的战斗经验,大越发现步兵之中的枪兵对战骑兵有优势,在边郡中,士兵们大多配备的是枪和矛。
他们三人,就接下来的作战谈论了整整一晚上,包括匈奴的应对情况。这回秋鸿光都跳到军臣单于脸上了,军臣单于必然不可能没有反应。
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周镇偊才意犹未尽地放秋鸿光回去。
秋鸿光刚刚作战回来,一天下来还没休息就被拉着彻夜详谈。幸好他身体底子极佳,大早上的仍然神采奕奕,迈着步子离开了后殿。
他今天还要上朝的。
霍屹也要上朝。
他就不行了,毕竟不像秋鸿光这些年轻人,晚上熬一通宵,早上就是彻底懵逼的状态。秋鸿光离开之后,霍屹盯着手里的书卷,上面的墨迹慢慢散开,耳朵也像被堵住了一样,只能勉强维持表面上的正常。
周镇偊叫了他一声,发现他没反应。
周镇偊又叫了几声,霍屹才慢慢抬起头,眼里露出很明显的茫然和困倦。周镇偊心里一动,说:“霍卿,你就在这里睡一会吧,睡醒了再上朝。”
他看了看天色,离上朝还有半个时辰,睡半个时辰总会好一点的。
霍屹茫然地啊了一声,没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
周镇偊便站起来,霍屹迷迷糊糊地跟着站起来,周镇偊往前走了两步,回头一看霍屹果然跟过来了,他笑了一下,拉着霍屹的袖子,直接把他带去了殿内的软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