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封脸顿时红了,他羞愧交加,面对霍屹的时候感觉尤甚,但又要强行装作十分镇定的样子。
霍屹看着他,这种十五岁的少年太好看懂了,眼神和动作代表的意思非常明显。霍屹想起自己十五岁的时候,也是第一次上战场,虽然很紧张,但也要勉强让自己看起来能应付过来的样子。
“将军,我有辱使命。”李封说:“请将军责罚。”
霍屹朝秋鸿光那边看了一眼,秋鸿光眨眨眼,乖巧地出去了。
霍屹没有纠结右贤王的事,而是问道:“你这一路是如何追踪的?”
李封便一五一十地给他讲,霍屹听着,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又问了李封和右贤王交手的具体情况。
霍屹把他行动中出现问题的地方都挑出来给他分析了一遍,语气比较温和,并没有责备的意思,他如今已经不需要这些东西来展现自己的威严。李封听了之后,获益匪浅,也越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心里更加敬佩霍将军和秋鸿光。
霍将军如今的这一切,是有一些天赋,但更多靠经验累积而成,以及自己的思考。
而秋鸿光,就完全是个天赋型人才,刚才霍屹举例的时候,虽然只短短地提了几句秋鸿光,但其中的认同和赞赏十分鲜明。
霍将军甚至认为,再过一场战役,秋鸿光就可以独自领军了。
李封有点羡慕,慢慢地心里也不那么紧张了。
霍屹就过来看看这个小孩,很快便离开了。
他终于写完了那份报告,随后便将军队驻扎在这片区域,等陛下的下一步命令。
一个月之后,周镇偊的回信便过来了。
同陛下的诏书一起来的,还有周镇偊亲自指派的特使。那天清晨,霍屹刚刚醒过来,便听到外面特使的声音。
他在霍小满的服侍下穿上正袍,走出帐篷,看到皇帝特使匆匆下马,风尘仆仆,一看就是用最快速度赶过来的。
特使是个霍屹没见过的人,对方先向他行礼,扬了扬手中的诏书。霍屹半跪下来,听特使念诏书内容。
诏书上说朕接到战报,十分高兴。霍将军百战不殆,屡破匈奴,捍卫大越。因此派特使直接带着印信,前往军中拜霍屹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八千户。
特使念着:“……大将军屹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屹八千户……”
霍屹经过多次封赏之后,本来就已经是万户侯,再加上这八千,加起来有二万多户了。这个数字实在有些可怕,从大越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得到这样的封赏。
这可真的是封无可封了。
特使还没念完,霍家仅有一女,霍灵月也被封为列侯,食邑一千户。除此之外,随从霍屹作战的秋鸿光,李封,李海,慕容远,顾延,霍小满等等皆有封赏,虽然都是大手笔,但比之霍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