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事手段有自己的风格, 三年来将廷尉署完全打造成他想要的样子,手下众人对他既敬又怕。
这就是赵承和那个杨县丞的区别。当初赵承所管辖的范围内,有一户姓张的人家, 和郭解差不多,虽然没那么大势力,但也是横行乡里的一霸。赵承就任县丞之后,找了许多有过罪行的年轻人, 捏着他们的把柄让那些人为他做事,那些人如爪牙一般为他所用,因此才彻底摧毁了张家,那时候他的手段远比现在更加狠辣, 毕竟要压制那群违法之徒,也需要他本人的魄力。
赵承一直都知道,自己并不是行走在正道上的人。
人间正道是沧桑,能把一言一行放在阳光下面,承受所有人的审视与批判, 走在正道上的那是霍将军。他不行,他一边维护律法森严, 一边踩在法律的边缘,原则与理想相互拉扯,甚至都懒得掩饰自己的手段。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有人曾经说过他和霍屹很像。
是谁说的来着……对了,霍家那个小姑娘。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他居然一直记得,时不时就要从脑海里冒出来。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赵承比他自己想象地更在意这句话,所以偶尔也会忍不住对比一下自己和霍将军。
不论怎么看,都是截然相反的人吧。
话说从最开始,将他从西河边郡带到长安,在皇帝陛下面前举荐自己的人,就是霍将军。当初在西河边郡的时候,霍屹任边郡郡守,尽职尽责,对手下县丞也十分了解。所以在完全得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后,霍屹仍然选择了他。
赵承垂下眼,几分卷宗叠在一起,这是几起没什么关系的案件,唯一的共同点在于,其中都有朱久迈的名字。
动作那么大,还把手伸到廷尉署来,当他这个廷尉是瞎子吗。
想碰霍屹?呵。
他用笔在“朱久迈”三个字上轻轻打了个叉。
于是,远在家中的朱久迈还准备着如何上奏揭露霍屹的种种不臣之心,朱家大门被暴力打开,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朱久迈疑惑地看着几个属吏走进来,他们身上穿的是廷尉署的制服。
御使大夫常汤想碰个大的,赵承本来也想抓个大的。但这件事中,常汤参与的部分极少,只是一个示意而已,并不能作为证据。要说傻还是朱久迈傻,居然亲自出头。
朱久迈被抓到廷尉署之后,常汤愤怒不已,亲自踏进廷尉署的大门,要为手下讨个公道。他此行并非是为了朱久迈,而是他刚刚吩咐要办霍屹,这边朱久迈就被抓住了,实在很难不让人想到这是在针对自己。
朱久迈跪在下面,见常汤亲自来捞自己,还十分感动。
御使大夫是三公之一,廷尉是九卿之一,赵承见了常汤,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态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