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仪来说,守城本身并不难,难在九原郡被困,缺乏物资。木梁,弓箭,石头,粮食都不够了,他们甚至将百姓的房梁拆下来以补充木材。匈奴将整个九原郡包围起来,隔绝了大越派过来的支援,他们久攻不下,准备硬生生围死这座城。
这种情况下,出城作战风险太高了,尽管李仪也很想出城打一仗,灭灭匈奴的威风。
李海咬着牙说:“要不就晚上夜袭,抢了匈奴的粮草。”
李仪摇了摇头:“晚上再看,这几天右日逐王那边有点不对劲,看上去有点急躁,他们晚上可能会有什么动作,最近要提高警惕。”
右日逐王就是这支围成军队的主帅,这人是军臣单于手下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之前俘虏了赵平安的人就是他。
李海:“不对劲?”
“对,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强攻一次。”李仪对这种局势看得很清楚,他拍着儿子的肩膀,走下城墙,安排战后事宜。
修补城墙,制作弓箭,治疗伤员,统计损失……这些事不比打仗轻松。
夜色渐深之后,李仪和几个校尉在一起商讨了半天,有人问还能守多久,李仪心说要是物资足够,他守十年都没问题。
但物资官给了他一个令人失望的物资储存量。
主要是九原这个地方不在什么高山险峻的位置,四处都是平原,一望无际,易攻难守,敌军人数一多,围起来之后连封信都送不出去。
当时匈奴其实已经突破了九原郡,但没留兵看守,李仪带兵又占回来了。
那几个人离开之后,李海还没走,说:“将军,陛下那边应该会派兵支援的,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
李仪叹气:“陛下手上最多只剩一万骑兵,面对十万匈奴骑兵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而且他想了想,就算是陛下派兵来了,谁能率领这一万骑兵呢。
唯一的希望,还是掌握着三万骑兵,去了河套地区的霍屹。
“不知道霍将军现在情况如何了。”李海也想到了这一茬。
李仪说:“他的作战目标是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离这里有上千里远,就算他拿下来了再回来支援,两个月时间也是不够的。”
这次作战分成了两条线路,一条需要霍屹快速转战夺取河套地区,另一条就需要李仪顶住匈奴的主力攻击。
皇帝这个安排非常合理,李仪本来就擅长守城战,霍屹擅长快攻,手下还有秋鸿光这样的猛将——当然,霍屹也十分擅长守城,不仅如此,正面列阵对敌和边缘辅助都是一把好手,当初霍丰年带领军队作战的时候,霍屹担任过各种职位。
但李仪这边的压力就很大了,城内的百姓也是人心浮动,打了这么久,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破城,每天头顶上都是飞来飞去的箭矢和石头,粮食也越来越少。
李海比李仪想的要更积极一些,他分析说:“右日逐王这几日行为异常,比之前进攻得更加频繁,是不是单于那边出了什么意外?”
“军臣单于那边?”
李海缓缓道:“匈奴有十万大军,这又不是像往常一样在草原上边跑边打,以战养战,他们也需要物资支援。十万军队每天的消耗,应该比我们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