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成家出事,常家唯恐受到牵连。成婉芋的丈夫更是不顾夫妻父女之情把她们母女迁出常家,对外说是送女儿到庄子上养病,实则已私下给了成婉芋一纸休书。
没过两年再娶,外人道是停妻再娶,不过是常家怕被人说薄情寡恩没有公开休弃成婉芋的事。河西当地人慢慢知道内情,议论了一段时间也就烟消云散。
成婉芋是有嫁妆的,常家豪富倒也不贪她那点东西。她带着女儿住在小庄子上,好在庄子不大有田有地母女二人这些年倒是衣食有靠。
柳婆婆拣到墨九的时候,成婉芋的女儿常久久刚去世一个月。因为痛失爱女太过悲痛,成婉芋有些疯疯呆呆的。
常家那边人并不关心她们母女,是以外人并不知道常久久已经离世。
墨九的出现让成婉芋恢复神智,听柳婆婆说她和常久久的眉宇间长得有些像。她们这对母女相依为命三年,倒像是一对亲母女。
庄子上的生活简单而平淡,因为常家的关系倒是没什么人敢欺她们母女。常家那边人知道常久久是早夭之相,也没有什么人来找她们的不痛快。
柳婆婆经常推着她在院子里晒太阳,望着近在眼前的山和不远处的田地。她有时候会想,自己算不算是过上了一直想要的生活。
思绪偶尔的翻腾间,漫上心头的是不甘。
她有太多的不甘,那些不甘无从说起。
两个月前,母亲辗转收到京中的来信。信是刘氏托人捎去的,说是成家已经平反归京,希望母亲能回娘家一趟。
母亲想回,又怕给娘家人抹黑。犹豫再三,还是回来了。
一别三年,直到真正踏进大京的城门她才知道她有多想回来。她想见藏在心里的那个人,她想弄清楚一些事情。
师父让她永远不要回来,她没有听。
她为什么不能再回大京
沿途中,她听过许多民间传言。每每歇在一个客栈,她都会仔细去听过往的人说话。平头百姓总是热衷谈论皇家世族之间的秘闻,眉飞色舞极是渲染。
三年了,听说易白还在摄政王府。
三年前她留了一封书信给他,大意是她决定离开王府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希望他也能实现自己的追求,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人。
她不知道他和瑞王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这样的结果很出乎她的意料。他应该和不差钱一样加官进爵,为什么在瑞王事成之后他默默无名,且还不明不白地留在王府?
瑞王已是摄政王,原本王府时的那些女人都被遣散回家。她想到了吴明月和赵琳琅,不知道在她离开王府后,这两个女人是什么反应。
她恶趣味地想,她们二人必是好些天吃不好喝不好睡不着觉吧。她们不会知道她已偷偷给她们服过解药,可能要担惊受怕好一段日子。
秦昭光本就是太傅府的嫡女,自然是回到秦府。
至于楚音音…